第25章 英明睿智的小機靈鬼兒(第1/2 頁)
朝會,是很有意義的。
以房玄齡為首的文臣,和皇帝充分交換了意見,增進了雙方的相互瞭解。
針對重修氏族志的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在某些領域達成了共識,但在其他一些問題上還存在較大分歧。
老李表現出極大的憤慨,願意重新考慮問題的立場。
但文臣一方則表示,當皇帝的不能置之不理,要充分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百官就要做出進一步的反應。
大唐公認的老好人,這次硬碰李世民,展現出來文臣該有的風骨。
平日裡,言官勸諫的毒舌話術,全被房玄齡一口氣兒說完了,一邊說,眼睛還一邊瞄著孔穎達早就預定好的柱子。
那根柱子,就在老流氓程咬金的身後。
老程看看孔穎達,又看看房玄齡,靜悄悄地挪開自己的椅子,給他們騰地方,保證是暢通無阻。
御史言官們根本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他們的存在的目的就是罵老李的。
別管罵的人對錯,跟著牽頭的罵,一準兒不會錯。
當皇帝問及你為何跳出來罵朕的時候,只要順著牽頭者的話去說就完了。
哪怕是說錯了,也沒關係。
正所謂法不責眾,懲罰的也是罰帶頭的,和湊熱鬧的有啥關係?
李世民臉色鐵青,大清早的就差點被言官的唾沫星子給淹死。
可想想最後收穫的巨大勞動成果,老李忍了!
目光和老程相遇,老程順著李世民的目光看過去,老李正看罵他喜歡的人。
是清河崔家的人,名叫崔靜浩,御史臺的一名御史。
這小子絕對飄了,上竄下跳的,對著老李指指點點。
五姓七望,崔家排在第三位,氏族志排在第一位,已經是定好的,憑什麼你老李說換掉就換掉?
咋的,當皇帝的就牛逼了,當皇帝的就覺得自己凌駕於關隴門閥之上了?
老程輕輕點點頭,意思很明顯:陛下,您就放一百個心,俺老程和老丈人有仇,找碴弄崔家還找不到呢,老小子主動送上門,俺老程豈能放過?您就等著聽喜訊就完了。
其餘罵老李的言官,多數都是關隴豪強的門下走狗,自然不能讓老李如願。
房玄齡都帶頭了,不罵白不罵。
老狐狸長孫無忌也逐漸回過味兒,卷軸一直死死攥在孔穎達的手裡,看過內容的就皇帝、房玄齡他們三人,這肯定有坑。
房玄齡一直在強調的,不是高士廉定的排名,而是再說隴西李家絕不能排在第一位,要以卷軸上的為主,可卷軸的內容誰也不知道啊,所有人全都在心裡預設了是高士廉擬定的那份排名名單。
那麼問題來了,長孫無忌絕對相信,卷軸裡面的內容,絕對和高士廉無關。
講道理,老高是他親孃舅,卻沒幹親孃舅該乾的人事兒。
他擬定的名單,長孫家排得很遠,長孫無忌很有意見。
我是原始股,皇后的親大哥,造反的時候……不是,討伐隋朝暴政的時候,我家出錢又出人。
我長孫家也是關隴豪強,憑什麼排到後面?
於是,和老李情投意合你儂我儂的大舅哥,長孫無忌決定給老李幫幫場子,用胳膊碰了一下魏徵,“老魏,罵得差不多了,該你上場了。”
魏徵是言官之後,他不開口,其餘人就得一直罵下去。
很無奈,魏徵站起身,拱手向李,“陛下,老臣覺得您應該體恤朝臣不易。您若任性,江山社稷也就任性,那和隋朝暴政又有何區別?還望陛下以江山社稷為重,不要把隴西李氏放在第一位!”
“鄉巴佬、田舍漢,你個忘恩負義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