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頁(第1/2 頁)
「大宋看似安樂,但強敵在側虎視眈眈。隨時可能南下,而西夏亦是桀驁不馴,我大宋自太宗起,屢戰屢敗。」公主道:「這次考題就是,如何保我大宋江山。你們每人會配備一名熟知大宋、熟知遼國的內衛。拿出一個具體可行的章程來。還有十日過年,年節後十日,本宮就要答題。」
這些話讓歐陽有些吃驚,他倒沒想到這公主還有點民族氣節,居安思危。不過再怎麼折騰也沒用啊!你又不是皇帝,不僅不是,連實權都沒有。再說幾代下來,皇帝們並不是不想對付遼國和西夏,但問題是對付不了。一個巨大的所在就是騎兵和步兵,冷兵器時代,騎兵是絕對的王者。
和內衛瞭解情況後,歐陽更吐血。宋朝竟然擁有125萬的軍隊,但是廂軍佔了大部分,這些廂軍其實就是招募流民。職責是供百役,如壯城軍用於修築城池,作院軍用於製造武器,橋道軍用於修路築橋,船坊軍用於造船,裝發軍用於運輸,河清軍用於治理黃河,以及負責各級官僚往來時的侍衛。戰時最多充當運糧隊。正規軍也就是禁軍只有五十萬。
但是當東京就囤積了10萬禁軍。西夏那邊最糟糕,人家出兵是十萬騎兵,自己這邊防禦是一萬混合步兵。但是歐陽詢問下去後才發現,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最後還是出現在朝廷。
第034章 篡位
腐敗,敗無罰,勝無獎。偏偏無罰是將,有罰的是兵。無獎的是兵,有獎是將。兵將脫節嚴重。兵無戰心。另外沒有有能力的將領。童貫這個太監,竟然已經是最能打的將領,這不能不說是個悲劇。
當然,由於抑武,也導致很多本可能出現的優秀青年將領無緣軍隊。再說大宋以西軍最威猛,但是將領卻到了青黃不接的年代。換到南宋,朝廷略為重武,成長出一批將領,已經能和金軍抗衡並有收復失地的實力。
還有就是刺青這一侮辱性的舉措,軍隊的問題還出在朝廷派遣的文官和太監來監軍。歐陽雖然不懂,但也知道,文官主要是決定打不打,武將則決定怎麼打,這樣才給力。
真正致命是,沒有一名強力統帥。看漢武帝,有漢青時候橫掃匈奴。漢青死後,國中無大將,屢戰屢敗。最後雖然逼走了匈奴,但也拖跨了自己。
歐陽沒有再問,以上的問題根本就不是自己,甚至是皇帝所能解決的。他這次不計較公主手段,反倒是非常用心的鑽研這一課題。他還知道滅北宋的是今年剛建立國號的金國,於是他不再理會大宋實力,轉而開始研究西夏、遼、還有正在崛起的金國的情況。風土人情,到風俗習慣,他都問。他雖然不是憤青,但是起碼的覺悟還是有的,打仗自己肯定跑的快,但不代表在安全情況下自己不會出力。
不知不覺,春節到了。歐陽很驚訝發現,公主外府是一片喜色,非常正常的年節氣象。而內府甚至連對聯都沒有張貼。而且這些日子下來,歐陽發現不僅只有自己三人進入內府,還有一些神秘人氏也經常出入。這些人全部是轎直入嘉國宮,不露半面。還有公主也不全呆在府內,會經常性的出門。要說過年前後,互相走訪也算正常,但歐陽始終感覺怪異。至於小青,基本也不來院中,歐陽很少見到。
還好,公主沒忘了有客人在自己家過年。大年三十,在宮內擺下酒席,專請三人。而公主自己則是隔了一道屏風和大家一起同用。
歐陽很納悶,幹嘛整這麼神秘?不就是女人嗎?三條腿的蛤蟆沒見過,兩條腿光屁股的女人見的不要太多。
「今日是大年三十,三位公子如有什麼要求,盡可提出來。」公主在屏風後面道:「委屈大家在此過年,本宮深感不安。」
另外兩名公子則馬上客氣說什麼為公主分憂,是應該的。並且錦衣美食已經很滿足。
歐陽則舉手問:「能不能把李師師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