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鑄就軍魂 戴罪立功(第2/3 頁)
只要對方有足夠的財力並且不惜血本,投入百萬千萬兩銀子也能打造出成千上萬的線膛火銃。
崇禎還是個專坑自己人的昏君,前有虜寇,後有昏君,左右都是豬隊友,更有殺不完的流寇四處搗亂,要想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亂世中活下去,還需要一個敵人無法山寨,無法企及的核心優勢,縱觀歷史有一支以拯救百姓為使命的軍隊做到了名副其實的不可戰勝,這支軍隊每名士兵都能視死如歸,勇不可當。王樸想要山寨的就是這種有理想,有信仰,有使命感的軍隊。
知易行難,這種軍隊只能在戰場上經過千錘百煉,浴火而鑄就,王樸此時就在理智與本能之間反覆橫跳,儘管對戰敗身死的恐懼十分強烈,本能冒出來的念頭是不要管別人死活,先自救才是要緊。可權衡利弊之後,理智竟不自覺的佔了上風,原因無他,唯野心太大而已。這十幾天他莫名感到神甲營的氛圍有了一些微妙的變化,彷彿是一件木偶娃娃突然間有了靈魂,這種感覺難以言表,十分詭異,難道會是軍魂,那傳說中的東西。
王樸在後世只是一個平民,並無帶兵的經驗,故而他也拿不準這到底算不算軍魂,如今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冒險做個實驗了。這個念頭不斷滋生萌芽,成了執念,令他不顧一切下了決心。
“傳我將令,去把我軍的帳篷,乾衣服和薪柴收集起來,送過去給他們。”王樸艱難的作出了抉擇,他知道這個決定非常不智,因為這很可能是皇太極的絕戶計,故意把難民趕到島上,逼迫王樸收留,藉以耗光神甲營的糧食。
“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派人去下游把前幾日經過的戰船收攏過來,組個臨時的水軍,把水路打通,就能將這批百姓運出去。”王樸回想起來他手上有皇帝的密詔,可以臨時徵調沿途各州縣的物資。
“大人,這條河通向渤海。”劉一山好歹仔細研讀過地圖,出言提醒道。
“啊。”王樸聽了很是絕望。
“大人倒也不需過於憂慮,我們不是還有一條海船可以用嗎,那條船上有一支三十人的火銃隊,都是精挑細選的善泳之士,等他們趕到,水路自然就通了。”劉一山在一旁安慰道。
“遠水不解近渴啊,海船要等東南風才能開過來,大概是五月份左右,至少還要等五個月。”王樸實在沒有信心能抵擋虜寇五個月,即使糧草勉強夠吃,可對面十幾萬人,即使虜寇杵在那裡讓神甲營的火銃兵挨個槍斃,火藥和鉛彈都還遠遠不足,更別提這幾日來火銃兵打死的都是被強徵的大明百姓,真虜寇卻毫髮未傷。
薊州城內的幾大豪強都得知顧家投誠於虜寇,皆驚得目瞪口呆,其中劉家與顧家更有姻親,劉銀嵐頓時陷入恐慌,長兄在南直隸為官,本是前途無量,若是因此而受牽連,豈不冤哉哀哉。且通虜是滅門大罪,若朝廷震怒,興起大獄來,就不止是斷送前程,劉家這一百年的大家族就要身與名俱滅,萬劫不復。
“顧偉忠到底要做什麼,竟豬油蒙了心,幹出瞭如此混賬之事。”劉銀嵐急的團團轉,只是嘴裡碎碎念念的反覆說這幾句話。
“老爺,狄少爺回來了。”管家回稟道。
聽了這話,劉銀嵐忙快步到門口,迎面來了一個黑臉長身的公子哥,生的俊朗結實,器宇不凡,這便是劉家二房的大少爺劉隆狄,因是庶出,平日管理城中的生意,偶爾跑個遠門,到外地購運些商品貨物,長年不著家,這一次真是不走運,偏偏快要出門去,就遇到了金軍入寇,被堵在城內。只見他風塵僕僕的快步進來,氣都未喘直,險些與大伯撞到一起,忙作揖道:“大伯,你。”
“見到顧偉忠那廝了嗎,他怎麼回覆的,一字不漏說道明白。”劉銀嵐一把抓住侄子的手問道。
“回大伯,顧伯伯已然死了,顧家秘不發喪,所以知道的人不多,我是拿銀子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