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確定路線(第2/2 頁)
用者所帶來的效益和影響,是品牌使用的作用。
一個產業發展得越成熟,產品的同質化程度就越高,也就是說同類產品之間的差異化越小。
市場上的產品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品牌效應就會發揮作用,一個品牌如果知名度高,口碑好,消費者就更願意選擇這個品牌的產品。
第二,還是行動通訊標準。
去做電腦的話,那段然就一點兒都摻和不進去了。人家是為行動通訊裝置制定標準,一個做pc業務的有什麼立場說話?
段然現階段能做的事情確實不多,恰恰行動通訊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即使到時候段然研究不出來自己的通訊標準,能有一些專利,在選擇行動通訊標準時有投票權也是好的。
第三,時間合適。
現階段國內沒有一家手機廠商,只能用國外廠商生產的手機,很多人心裡憋屈。
我們當中有一些不服輸的人——跟美國比人均gdp,跟德國比工業製造水平,跟巴西比足球,跟rb比整潔刻板……
理智一些的還好,知道我們都是跟世界上其他國家最牛逼的地方比,能慢慢縮小差距就是進步,不理智的就天天在網上鼓吹我們什麼都不如別人。
段然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打著愛國情懷的旗號賣手機。
不過他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想用這個辦法的,做市場營銷,還是儘量從產品本身出發最好。
除此之外,原因還有很多,比如說可以慢慢研究自己的系統,和上游產業鏈建立聯絡等等。
確定了路線,段然開始研究起相關產業來,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他發現,在93年,做一部完全國產化的手機是不可能的。
這是上游產業決定的,他一個人壓根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國內半導體產業仍然處於摸索階段,別說生產晶片了,就連晶圓加工都是問題。
而生產晶片的光刻機,別說90年代了,就是現在也還沒有能正式投產使用的。
沒有鍋碗瓢盆、勺子笊籬這些工具,段然就算是個再好的廚子,他也炒不出一盤好菜來。
想當好廚子,還得先成為個鐵匠,這叫什麼事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