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5 頁)
久,果然說得吳秀琳率軍來降,李愬帶領軍隊進了文城柵,眾兵見接連打了勝戰,對李愬大是佩服,頓時精神百倍,士氣大振。李愬遂嚴肅軍紀,重整軍威。
每有敵軍來降,李愬總是優待降兵,親自詢問淮西的底細,對於家中尚有父母者,則放糧食路費,讓其回家盡孝,往往感動得降兵熱淚盈眶,一時李將軍仁義之名遠揚,來降者更是絡繹不絕。
此時淮西兵節節敗退,官軍乘勝而追,到了溵水之邊,各路官軍皆在溵水之邊屯紮,與淮西兵隔河而望。
吳元濟調集重兵屯於溵水之上,把溵水當作最後的屏障,各路官軍見敵人勢盛,誰也不敢冒險率先渡河,眾軍互相觀望,頓成僵持不下之局。
這日,吳元慶與林潔到河邊觀望,此時正值盛夏,河邊長滿了青色的益母草,叢穗抱莖,穗心開著朵朵小花,有些紅紫,有些淡白。一片片在河風中搖擺。
林潔看得甚是喜歡,摘下一朵花兒,在鼻端嗅著。
吳元慶看著林潔美麗的身姿,河邊涼風,花中美人,這是多麼好的景象,可是世間卻是如此的不太平,想起每天的殺伐,每日的血流,心中忍不住一陣陣的抽搐,他有時真想帶了林潔到一個無人的地方隱居,慘像每天都在他的頭腦中迴旋。
但是,他知道還不是時候。不僅僅因為父仇未報。父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戰爭必須停止,然而有吳元濟這樣的人在,戰爭就總會不斷,世界就永遠沒有太平。唯一的辦法,就是消滅這樣的人,以戰止戰。
流血固然悲慘,但若是為了避免更多的人死亡,避免更多的流血生,則又是值得的了。
真想戰爭早點結束。
………【第四章 渡江】………
吳元慶呆望河對岸,想像渡河之法,最可怕的就是敵人的弓箭,因為人馬半渡之時,弓箭射來,最難防備。
吳元慶忽然想到一計,忙同林潔回到營中,對李愬說了自己的打算。
李愬大喜道:“這個妙計甚好,定能夠渡過河去。我原說過二弟一人,勝於十萬精兵的。”
吳元慶笑道:“大哥你且別忙著誇我,成與不成還不知道呢。”
這日中夜,一彎新月早早升起,像一輪小舟在雲海裡沉浮,天地間靜得可怕,所有的山川樹木在月光下若隱若現,看不清楚,卻又並不漆黑一片。
其時微風不起,溵水波瀾不興,月光下,兩隻大木筏並排向對岸駛去,對岸敵人看見了,都鼓譟起來,一邊大聲呼喝,一邊亂箭齊,只聽得刷刷之聲不絕,似寒風吹過竹林,似大雪壓折樹枝,只見筏中站立的兵士紛紛中箭,但卻都站立不倒,淮西兵大吃一驚,疑為神人下凡。
木筏快的向對岸急駛,淮西兵大急,忙調集弓弩手來射,哪裡射得住?雖有幾個倒下,許多卻仍是若無其事,忙調動大批人馬集結在岸邊阻截。眼見得敵筏已經靠岸,眾淮西兵大吃一驚,只見月光微茫之下,木筏上密密麻麻的站滿了稻草人,皆身披鎧甲,頭戴銀盔,卻哪裡有半個人影?
敵將見狀,知已中計,便在此時,只見火光沖天,一里之外,有敵軍乘船渡河,吶喊鼓譟之聲響徹雲霄。火光隨風而動,更顯得聲勢極大。敵將忙帶領人馬過去阻截。
吳元慶和林潔帶領五十名會水的勇士伏於木筏之下,見敵人中計,紛紛鑽了出來,立即搭立浮橋,李愬帶領的大隊人馬跟隨而渡。
敵將奔到火把之處,卻見仍是一船稻草人,稻草上卻點著了火。大驚回,官兵卻早已經紛紛過河,忙又奔了回來。
吳元慶與林潔當先衝殺,過來的官軍越來越多,敵人見勢大,奮起反擊。屯於溵水的所有官兵,見李愬軍過河,都紛紛過河。
吳元慶就好像一把尖刀,**了敵人心腹,撕裂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