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第1/2 頁)
可以說,客觀上滿清幫了李自成一把。設若洪承疇繼續留在原處,領導征剿工作,李自成的東山再起,應該很難。
現在,洪承疇來到東北邊防。他是否還能夠像在三秦大地時一樣威風八面,再建奇功?坦率地說,這不取決於他,取決於對手。
必須認清對手,正確評估敵我雙方態勢。彼強我弱?我強彼弱?抑或處於均衡?實際情形是,清強明弱。
洪承疇的認識是清醒的。他給崇禎的建議是以守為主,所謂&ldo;可守而後可戰&rdo;。把雙方解讀為均勢,誰都吃不了誰。嚴格說,這已超出事實,以明朝之弱,守並不易。同時,已被圍困四月的錦州守將祖大壽,也派人傳遞訊息,城中糧食仍然足可支撐半年,強烈主張與敵相拒,&ldo;毋輕戰&rdo;。可見前線將帥對局勢的各自研判,頗相一致。
然而,崇禎以及一幫不知兵、不調查研究、好發豪言壯語的文臣,不能接受對&ldo;區區&rdo;&ldo;酋奴&rdo;採取守勢。崇禎提出&ldo;滅寇雪恥&rdo;的口號,兵部尚書陳新甲也錯誤估計形勢,以為戰可勝之。
洪承疇不能直接拒絕(&ldo;新甲議戰,安敢遷延?&rdo;),用後勤供應跟不上為由回復,再次要求:&ldo;鞭長莫及,不如稍待。&rdo;崇禎倒是被說動了,陳新甲卻堅持前議。他致函洪承疇,指責說:&ldo;用師年餘,費餉數十萬,而錦【錦州】圍未解,內地又困,何以謝聖明,而副中朝文武之望乎?&rdo;
洪承疇無奈,只得催動一十三萬人馬,在與三百年後&ldo;遼瀋戰役&rdo;幾乎相同的地點,與清軍決戰。
兩軍一旦相遇,首先害怕的人,卻是陳新甲派來的兵部觀察員張若麒。此人在慫恿陳新甲決意一戰上,起過關鍵作用。真刀真槍之時,他現出好龍之葉公的原形‐‐‐雖然漂亮話繼續掛在嘴上,內心的恐懼卻遮掩不住。他說:&ldo;我軍屢勝,進軍不難。但糧食補給好像跟不上,而且還要多線作戰。既然如此,暫時退兵,以待再戰,我看也是可以的。&rdo;
從前面祖大壽的例子可以推知,與清軍決戰不可能取勝應系前線將領的普遍看法。本來就認為不可戰、不當戰,被硬逼前來一戰,結果卻在大戰一觸即發之際,&ldo;上面來的人&rdo;忽然說洩氣話,改口不戰亦可。軍心立刻渙散。大同總兵王樸,首先率部遁去,瞬間引起連鎖反應,&ldo;各帥爭馳,馬步自相蹂踐,弓甲遍野&rdo;{196}。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53)
諸將並無主帥命令,自行退卻,且丟下主帥不管。此之謂兵敗如山倒。
十三萬大軍全部跑光,只剩下洪承疇及其所率一萬人困守松山。即便如此,也堅持了將近七個月。崇禎十五年三月,城破,洪承疇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旋亦投降。
一場本不必要的決戰,以明軍主帥被俘、寧遠以北盡失的結局告終。這場戰役之於明、清兩國,跟拿破崙敗於滑鐵盧、納粹德國敗於史達林格勒這些事件在各自歷史中的意義相仿。在那一刻,明清兩國的命運已被徹底決定。但有一點不同,此前,明朝並非唯有決戰這一條路,它有別的選擇,然而卻主動找上門去,邀請潰亡更早地到來。
洪承疇被俘事,明廷久不知,以為戰死。這從一個側面,顯示整個戰役中朝廷與其軍隊彼此暌隔,洪承疇完全孤懸在外。仗能打成這個樣子,居然還輕言開戰,聞所未聞。
被俘後的情形,明人無從記述,現在只能從清人嘴裡瞭解一些。《清史稿》說:&ldo;上【清太宗皇太極】欲收承疇為用,命范文程諭降。&rdo;而洪承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