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第1/3 頁)
&ldo;合法性&rdo;的夢魘
雖然空前的極權,刺激、誘惑並催生了朱棣這樣一個人物,雖然事實證明朱棣才是朱元璋構建的體制的合格繼承人,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畢竟是以不合法的方式得到了似乎原本天生就該屬於他‐‐‐或者說只有他方與之相配‐‐‐的權力;而在另一方面,他的權力越是來得不合法,他就越會想方設法、調動一切手段來強化這權力,結果二者反倒相得益彰,彼此生發,將各自的真諦發揮得淋漓盡致。
中國古代帝權的最高階段,便以這怪異邏輯找到了自己完美的代言人。
朱棣以武力推翻建文帝,雖非不費吹灰之力,但確實頗為順利,就像兩個不同重量級的拳手之間的較量一樣沒有懸念。
他稱帝的真正障礙,不是朱允炆,而是&ldo;合法性&rdo;。
當把守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為他開啟城門之時,戰爭結束了,然而朱棣卻意識到,現在他才面臨著真正嚴峻的考驗。作為勝利者,他享受到的不是歡迎、擁戴和臣服。他贏得了戰爭,卻沒有贏得承認。史料為我們揭示出朱棣進入南京城時所遭遇的尷尬局面:迎降的朝臣不過百十號人,而&ldo;遁去者,達四百六十三人&rdo;{33},這還不包括自盡者、被捕者。假如置換為現代民意調查的表述方式,朱棣的民意支援率不足百分之二十。
為什麼?
朱允炆良好的聲譽是一個原因。萬曆年間,李贄於《續藏書》借評述方孝孺其人之機,極大膽地在同洪武嚴政相對照的意義上,稱讚建文的四年之治:&ldo;蓋【洪武年間】霜雪之用多,而摧殘之意亦甚不少。建文繼之,專一煦以陽春。&rdo;比朱元璋為嚴冬,而把朱允炆比做陽春,乃至說他善始善終地(&ldo;專一&rdo;)只把溫暖帶給民間。這個說法應不過分。朱鷺在其詩《過金陵吊方正學諸臣》裡寫:&ldo;四年寬政解嚴霜,天命雖新故忍忘?&rdo;嚴霜,指朱元璋;天命雖新,指朱棣上臺。詩句中對朱允炆懷念之意甚濃。
不過,這是較次要的原因。雖然古代因為&ldo;人治&rdo;的習見,對賢君心嚮往之,但朱棣之不受歡迎,卻不可以這樣簡單地歸結到對他們個人品質的愛嫌。
士大夫,或者說儒家官僚,有自己的政治理性。它反映在若干原則上,例如君臣之義,宗法關係,王朝繼嗣制度等。這些原則,基於儒家對心目中政治秩序的訴求,關乎它所理解的國家根本和大體,是不可破壞的,具有超乎道德之上的地位,也是優先於道德標準的最高標準。
孔子在世時,即有意識地致力於建立這種秩序,他在七十歲左右的高齡,完成了畢生最後一部著作《春秋》。&ldo;《春秋》之義行,則天下亂臣賊子懼焉。&rdo;{34}此書之作,即為正名分、立褒貶,司馬遷評曰&ldo;以繩當世&rdo;{35},近人則稱&ldo;儒家政治思想,以《春秋》為最高標準&rdo;{36}。孔子自己有一句話:&ldo;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rdo;對此,經學家劉熙解釋為:&ldo;知者,行堯舜之道者也。罪者,在王公之位,見貶絕者。&rdo;意即《春秋》樹立了一個標杆,明確了應該怎麼做,和不可以做什麼;為此,有人會擁戴,也有人會怨恨。這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杆呢?說到底,就是制度,是任何情形下國家政治都不能被侵犯被破壞的禮法‐‐‐甚至當從道德層面可以得出相反結論的時候。比如暴君被殺,依《春秋》的書法,也仍舊要用&ldo;弒&rdo;字,不能稱&ldo;殺&rdo;,《春秋&idd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