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第1/2 頁)
{217}《烈皇小識》,卷八。
{218}{219}《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十七賊圍京。
{220}《甲申紀事》。
{221}《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十八日申刻外城陷。
{222}《流寇長編》,卷十七,崇禎十七年三月甲辰。
{223}《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十八夜周皇后縊坤寧宮。
{224}《甲申紀事》。
{225}各家文字不一,撮其要者如是。
{226}《北歸記》。
{227}《明季北略》,卷之二十,李自成入北京城。
{228}{229}《烈皇小識》,卷八。
{230}《明季北略》,卷之二十,李自成入北京城。
{231}《國榷》,卷一百,思宗崇禎十七年。
{232}{233}《甲申紀事》。
{234}{235}《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姦淫。
{236}《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四月三十日自成西奔。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68)
{237}《甲申紀事》。
{238}《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四月三十日自成西奔。
{239}《明季北略》,卷之二十,吳三桂請兵始末。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 後記
寫明朝,在我首先是&ldo;有趣&rdo;。這是我個人對歷史的介入點。人們對一段歷史的重視程度,一般與其盛弱興衰的面目成正比。這再正常不過,反映了歷史的功利的一面。歷史本來就是功利的,&ldo;以史為鑑&rdo;這句話所以成立,即因它後面的功利邏輯被普遍認可。一般中國人,對瞭解漢唐以及康雍乾時期的清朝,肯定更為熱心,因為它們強盛,最能滿足我們光榮與自豪的感情。不過,歷史比較好玩、有嚼頭、耐人琢磨、發人深思的段落,通常不在強盛期。例如:魏晉和兩宋相較先前的漢唐,都有些虛弱、綿軟;然而,魏晉的情形比兩漢有趣得多,兩宋的內容其實也比唐代豐富,似乎都更能產出異樣的思想與人物。以明朝的國勢,在中國歷史上,也算一個收縮期。單就版圖看,跟之前的元朝、之後的清朝比,實在小得可憐。二百七十八年中,處境一直窩囊,休說北方遊牧民族騎兵大軍動輒隨意進出,搖撼京城,就是數千人、幾百人的倭寇,也能夠縱橫東南為所欲為。明朝對於我們也許不是一個揚眉吐氣的時代,然而它的意義,卻只有兩三個朝代堪比。它是中國帝制的晚期,文化上有一種集大成和塵埃落定的味道;同時,中國向近代的轉型,不始自清末,實從明代開始。因此,明朝雖不顯赫,卻韻味十足。從二十年前選定明代文學為畢業論文題目起,我對明代的閱讀即不曾中斷,愈陷愈深,作為業餘愛好延續至今。如今寫此書,與職業、飯碗、職稱無關,純由興趣來。
本書動筆的真正時間,應該追溯到2004年的夏秋。當時寫了朱元璋,以《太祖元璋》為題呈交《大家》雜誌副主編李錦雯女士,承不棄,於翌年第一期發表出來。原本,我尚無持續和集中從事這方面寫作的計劃,只是覺得興之所至時,不妨寫一點,下一篇還根本不知何時才會動筆。不久,敦煌文藝出版社物色類似的選題,找到李國文老師。國文老師因為看過《太祖元璋》,有不錯的印象,乃以鼓勵後進的熱情,專門垂電,為我和敦煌文藝出版社牽線。在此,要向國文老師致以誠切謝意,若非他的推動,本書至今恐怕還只是裝在我自己肚子裡。
寫了將近一年,基本每日不輟,保持著一二千字的進度,不徐不疾,慢慢也就積至四十萬字。這當中,來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