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父母愛情(第1/2 頁)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一個從窮山溝裡走出來的小夥子藍光才15歲出頭。
他就是前面說的故事裡的男主人,初中剛畢業就隻身到外面去打工。
初次來到大城市裡,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
好在認得點字,可以閱讀招工廣告。
就這樣他揹著兩條破棉絮和幾個乾癟的餅子,到處找活幹。
餓了就咬幾口餅子,渴了就找個廁所,扭開水龍頭接點水喝。天黑了,就找個空曠的空地鋪上棉絮倒頭就睡。
剛開始什麼都不會幹,不容易找到活,只能給人噹噹小工,幹些出力氣的活。
就這樣幹一天是一天,碰了無數壁,也吃了不少苦頭。
後來一次在工地上做小工時,遇到一個好心的工匠看他老實願意帶著他一起幹。
他就跟著做了他徒弟,學了點砌牆的本事,在建築工隊幹活,慢慢的從勉強餬口到稍有結餘了。
再經過幾年的技術打磨,砌牆技術已經十分熟練了,比他師傅技術還好,工錢也慢慢漲起來了。
這時他選擇餘地也多起來了,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
即便如此,他依然一門心思地跟著自己的師傅幹,拿著比師傅低一點的工錢。
他從不抱怨,每天埋頭苦幹。
這樣的好日子,約莫過了五六年光景。
到了他25歲的年紀,就回家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娶了鄰村的一位姑娘為妻。
村裡人多不識字,偶爾認得幾個字也是隻上過小學,特別是女孩子識字的尤其少。
難得的是給藍光介紹的這位姑娘叫孫谷蘭。她上過兩年小學,也識得一些字。
人長得也還可以,不僅老實,還特別能幹。就是年齡大,不過配藍光正好。
藍光家一聽說就特別滿意。
村裡娶媳婦就是要娶那種能吃苦,能幹活的。識不識字的沒有人在意。
按理說這姑娘條件這樣應該可以找更好的人家的。
無奈她家裡窮,又還有兩個兄長都還未娶妻,她就被耽誤了。
村裡要娶媳婦就得出聘禮,兩個媳婦要的就更多。
家裡一時拿不出錢,就想到將女兒許配給聘禮給的多的人家,這樣兒子的婚事就有著落了。
就這樣一直拖,拖到姑娘都20歲了,還在等,這不,終於等來了藍光。
在農村裡大家都以種地為生。
一年到頭種的糧食除了自家吃還得繳稅,剩下的也換不了幾個錢。
而外出打工的藍光就不一樣了,拿的都是現成的錢。因而就成就了這門親事。
不過也不是人人都能出去打工的。
外出打工不僅辛苦還很沒保障,除了家裡子女多實在沒辦法的,村裡人還是願意在村裡過著閒適的生活。雖然沒有多少錢,但也不至於餓死。
而藍光不同,在他出去打工前,家裡是真的窮。在加上兄弟眾多,娶媳婦就更難了。
藍光出去打工幾年後,家裡的情況才開始慢慢好轉。
也是在這幾年大哥才娶上了媳婦,已經分家出去單住了。大嫂還給他生下了個胖小子,一家人的生活漸漸變好了。
但藍光下面還有四個兄妹都靠父母養著,兩個弟弟兩個妹妹。他們也都到了成家的年齡了,家庭壓力也還是挺大的。
藍光就一直在外地打工,希望掙多多的錢以減輕家庭負擔。
村裡講究長幼有序。
等到了最小的兒子也到了成家的年紀。父母就想著先給藍光娶了親,後面幾個小的再一嫁一娶的,也費不了什麼事。
最重要的是藍光這些年外出打工,家裡也攥下了不少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