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他按住自己的心口:「如今禹朝能得以發展,都寄託在朕安然無恙的前提下,但朕的身體卻是整個禹朝最為薄弱,也最易攻破的弱點……」
「陛下!」蕭不聞沒忍住出聲打斷了蘇洵,「陛下怎可如此去想,這般不詳的話語,陛下日後再不可多說了!」
他能面不改色地花十多天,將一個人用數千刀活活凌遲處死,卻連看到蘇洵皺皺眉都心疼地要命,哪能聽到他這樣說自己?
「好吧,那朕便不說了。」蘇洵聳聳肩,但他心裡卻沒覺得這話有什麼不對。
他身體不好已是定局,去歲,曲濯能用朝臣逼迫的法子讓他怒急攻心,以後也能用上別的法子。
是以他做事總喜歡留有餘地,別人五分能完成的,他便要做十分,為的就是防止自己一旦病發,做的事就要打了折扣。
所以他就像個擔憂明天的小倉鼠一樣,一有機會,就要發展壯大禹朝的勢力,以保證一旦自己有任何問題,禹朝在皇位不穩的情況下也能抵抗住身邊的惡鄰。
蕭不聞見小皇帝收回前言後,也強壓下心中的驚懼之情:「陛下認為易安會答應?」
「商人、百官,甚至是朕這樣的皇帝,一生中都難免與人爭鬥,而爭鬥,便是一句此消彼長。」蘇洵道,「易氏如今已無退路,他們為蒙朝展現了一種新的為官之路,從卑賤的商販到榮耀滿身的國丈,在如此的榜樣和刺激下,如今蒙朝內的商賈怕是都虎視眈眈,想要飛上枝頭當鳳凰。」
「易安已經退不了了,一旦退了,又有別的商賈出現,那他們整個易氏的根基都會被動搖。」
「況朕也不瞞著你,除了為未來徵戰南方做準備,朕同樣重視商路本身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朕想要有大船為朕帶來海外良種。」
「像是辣椒和棉花?」蕭不聞沒問為何蘇洵肯定大海之外有良種,只是沉吟了一下,「若是如此,陛下亦可與丞相等人商議。」
他雖然樂得陛下信眾,但那三條商路已經足夠他忙活地了,再加上一條水路,就算是他也有心無力,更何況宮中還出了那件事,他擔憂是因為自己為了商路而偏了暗衛的重心,才叫歹人有機可乘,最近已經將商路的事情放下去了大半。
「不過以丞相之聰慧,必然能看出陛下所想。」慕容澈是蘇洵的啟蒙老師,真的是蘇洵一個眼神,就能看出來他想要做什麼。
他雖然看慕容澈這個道貌岸然的傢伙不順眼,但也不得不說:「丞相併非迂腐之人,陛下有合理的理由,丞相也不會一力阻攔。」
「但朕總覺得在丞相心目中,朕已經成了個好戰的暴君了。」
「……」
等等,你這什麼眼神?
「奴才有些口渴。」
「你的眼神分明就是在說你難道不是嗎?」蘇洵氣極,「好戰,完顏鴻那樣的人才叫好戰好不好!」
「嗯,陛下說的是。」
「不要敷衍朕,難道你們都是這麼想的嗎?」
「……去年殘殺氏族。」
「那是因為他們不聽朕的話。」
「進攻陽、伊二城。」
「那是因為曲濯那廝使手段!」
「挑起十八部之間的矛盾?」
「那是未雨綢繆!」
「……陛下說的是,陛下所做都是有理由的,陛下是仁義之君。」
【作者有話說:蕭不聞:還能怎麼辦呢,寵著唄】
第98章 征服天空
=====================
禹朝十七年二月,帝命各城試種白棉,同年九月,以石、五迎、鵬雲等城為表率,每畝獲棉超200公斤,並有棉籽、棉蜜若干,皆為良品。以棉製衣,柔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