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秦協道的建議(第2/2 頁)
“可是長安城周邊就沒有什麼可以調動的兵馬了,如果突厥人真的來的那麼快的話,遠處的兵馬根本就來不及調動回來。這可如何是好?”
秦瓊雖然不像是李靖那樣精通兵法,但是作為一員猛將,他多少還是懂一些兵書的。
“其實長安城現在的兵馬就足夠應付這對危機了!你再調集個十萬八萬的兵馬,也是沒有信心打敗突厥人的幾十萬大軍吧?
這一次,我們只要想辦法讓頡利退軍就可以了。”
秦協道的這個提議一出,秦瓊立馬眼前一亮。
朝中大臣和將軍們這幾天也都有商討應對突厥人的辦法,但是誰都沒有把問題想的這麼透徹。
如今被秦協道一點撥,秦瓊立馬就意識到之前的商討方向錯了。
大唐這個時候,雖然不是說沒有跟突厥的一戰之力。
但是李世民剛剛登基,,對大唐全國的掌控能力還不夠。
再加上百姓們如今都在休養生息,厭倦了戰爭。
如果國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就開始全力跟突厥人作戰,到時候能不能打贏不說,哪怕是打贏了,損失肯定都是非常巨大的。
這個時候,倒不如把定位改成想辦法讓突厥人退兵。
給大唐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給陛下留下徹底掌控朝局的時間。
“頡利召集了那麼多人馬南下,不可能憑藉禮部三言兩語,他們就退兵吧?”
“這麼好的事情,自然是不可能有的!不過突厥人趁著我們大唐內部局面不穩定的時候動手,其實他們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啊。”
“此話怎講?”
原本是秦瓊在那裡說教的,現在完成變了一副場面了。
“頡利可汗的位置,來的其實不是很正。很多人認為東突厥的可汗應該是突利小可汗的,頡利這個當叔叔的,搶了侄子的汗位。
據我所知,突利在東突厥內部還是有不少支持者的,自身統帥的部落也比較強大。我們完全可以想辦法潛入到突厥人的大營之中,跟突利做一個合作。
頡利搞出了這麼大的動靜,如果收穫很少的話,那麼肯定會損失威信的,這是突利希望看到的局面。”
秦協道雖然知道哪怕是沒有自己,大唐最終也能順利的渡過這個難關。
但是如果能夠加一把勁,少損失一些兵馬,少賠償一些財物,那自然是更好的。
“你把你知道的關於東突厥的訊息,都給為父說一說,這很重要!”
秦瓊已經坐不住了,直接站起來牽著秦協道的手,準備來一個秉燭夜談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