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第3/4 頁)
。
“喜歡嗎?”
聽到曹子建聲音的范陽下意識扭頭朝曹子建看去:“子建,那龍首,你鑑賞完畢了?”
曹子建微微點頭。
“真的假的?”范陽好奇道。
“真的機率大。”曹子建回答還是很保守的。
“那這副對聯呢?幫我看看,是不是孫先生的墨寶。”范陽開口道。
曹子建這就盯著那幅行書五言聯,仔細甄別了起來。
筆墨風格是書畫最本質的內容。
這幅五言聯,在風格上,屬顏真卿和蘇東坡之間。
貫徹著一種正大,沉毅、豪邁的陽剛精神和恢弘獨特的美感。
確實是孫先生後期的風格特徵。
紙,墨、印章以至裝裱等創作工藝也符合那個時代之特徵。
所以,即便不收入儲物戒指,曹子建就可以肯定,這就是孫先生當年的題詞。
這就朝著范陽點頭道:“這幅五言聯沒問題。”
聽到這話,范陽雙眸一亮:“看我明天拿下它。”
“走,去秦老那看看。”范陽招呼了一聲。
隨即,兩人緩步來到了秦霆靖的邊上。
此刻,在秦霆靖的面前,是一堆文房四寶。
光毛筆,就多達三十多支。
材質從湘妃竹到烏木,做工從剔紅到掐絲琺琅,從小楷用筆到書畫用筆,一應俱全。
最難得的就是齊全和實用。
一般人要自己蒐羅這麼一套,還不知要找到猴年馬月呢。
硯臺也有十多塊。
而且還都是以端硯為主。
要知道,端硯自古就十分名貴。
如今,因為坑道閉塞、塌方和政府保護等原因,幾乎所有的名坑都已“封坑”。
特別是歷史上著名的老坑早就已經封坑多年,無石可採。
所以這些老端硯變得可遇而不可求。
賣一塊就少一塊。
故端硯之收藏價值越來越高,升值潛力越來越大。
孫佳凝父親收藏的這些端硯,不乏系出名門者。
“看來,孫小姐的父親對於書法很是喜歡呀。”范陽看著面前眾多的文房四寶,開口道。
“孫老那可是臺省書法家協會的前會長,精研米芾,博涉顏魯公、蘇東坡諸家,其書法自成一格。”林石解釋道。
而他的話,剛好被端著茶水進來的孫佳凝給聽到了。
孫佳凝將茶水放到門口的一張桌子上,開口道:“幾位,要是渴了,這有茶水。”
說完,便是順著剛才林石的話繼續道:“當年父親還在的時候,就一直跟我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咱們華國文化一向“崇文抑武”。”
“文人士大夫在歷史的文化長河中一直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雖然有“焚書坑儒”,雖然有“文字獄”,但是人類對文化的崇拜是不可磨滅的。”
“文人讀書,上求精神通於大道,下謀行為契於規範,很多文房用品,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說著,孫佳凝製作那些毛筆,繼續道:“譬如這些毛筆,父親說,看似只能寫字,實則還有教化讀書人做人正直、品行端正的寓意。”
“我們透過蒐羅、使用和擺設各具寓意的文房用品,就是為了與古人的精神相契合,在物慾橫流的當下,約束自己的行為,規範自己的品行。”
聽著對方口中的滿是哲理的話,范陽心中腹誹道:“看來你是一點也沒將你父親的話記在心裡,不然,也不會將這些拿出來賣掉了。”
想是這麼想,范陽嘴上卻是啥也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