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對戰”升級(第1/2 頁)
說實話,當丁太建發出那條針對《消愁》的“樂評”微博後,他就一直期待著陳亦軒能夠回應一下自己。
因為這樣的話,就意味著會有持續的熱度。
可當丁太建真的看到陳亦軒發的那條新微博後,他的血壓瞬間就飆升上去了:這……這小子怎麼不按套路出牌!
本來丁太建以為陳亦軒的回應頂多是為自己的作品“辯護”兩句,或者假惺惺地表示接受批評的聲音,甚至就算他情緒化地發表幾句不滿,丁太建都不會有被挑釁和冒犯的感覺。
反正無論如何,只要陳亦軒“回應”了,丁太建就算是“蹭熱度”成功,而且他要是不好好利用陳亦軒的回應,簡直都對不起自己!
但陳亦軒這條新微博發的實在是……嗯……搞得自己很被動啊!
因為陳亦軒在微博回應中壓根就沒打算為他的歌“辯護”,而是繞過這個話題,直接把自己給定性成了“網路噴子”。
這樣一來,自己對《消愁》這首歌的批評也就從根本上失去了“依據”,呵!這個小子段位很高啊!
看上去很不好對付的樣子!
而且更關鍵的是,陳亦軒在回應的微博中還沒有指名道姓,這種情況下如果自己跳出來,嗯……似乎有點兒棘手啊!
這個熱度很不好蹭!
瑪德,沒想到這個陳亦軒還懂兵法!
不過沉默是不可能沉默的,當“噴子”,啊……不對,當“樂評人”這麼多年,丁太建就沒慫過!
自己必須為了“樂評人”的身份和名譽而戰!
因此思索了幾分鐘後,丁太建直接就陳亦軒發了一條回應微博:
有些年輕的創作人啊,就是聽不得批評的聲音,而且還喜歡給人亂扣“帽子”,既然如此,我只能再一次宣告,我確實不喜歡《消愁》,因為這首歌不值得我喜歡。
粗粗算來,從我正式踏入音樂行業到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在此期間,我受到過不少質疑,但我從沒有放棄過對音樂的熱愛與堅持。
在我看來,一首歌要想被稱為“好的音樂”,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歌詞的表達要夠詩意,這種詩意不是堆砌辭藻,不是矯揉造作,而是要真正地營造出一種美的意境,或者讓人體會到一種夠真實、夠震撼的情感。
二、歌曲的旋律要不流於俗氣,換句話說,我可以接受一首歌的旋律不夠抓耳,但絕對無法忍受一首歌的旋律是那種爛大街的、類似於口水歌的簡單。
三、整首歌曲的編排要能體現出音樂的美感,而不是像那種工業流水線做出來似的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很可惜的是,以上三點,《消愁》這首歌全部沒有做到,而且恰好都踩中了“雷區”,這樣一首歌,真的能稱之為“好歌”嗎?
編輯完畢後,丁太建再次回過頭來檢查了兩遍,嗯,非常完美,簡直可以排進自己“樂評生涯”的前三名!
在丁太建看來,這篇博文不僅駁斥了陳亦軒,而且還很好地維護了自己身為一個“樂評人”的聲譽,他相信等這篇博文發出去,自己的“熱度”一定會再上一個臺階,而陳亦軒也必將深感羞愧而默默地刪博了事。
總而言之,自己肯定會贏得最終的勝利,同時為自己的樂評人生涯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只不過丁太建沒想到的是,當他在陳亦軒的引導下,決定為自己的“樂評人”身份進行辯護的那一刻,他就已經輸了。
因為只要是能用作品客觀說話的情況下,陳亦軒從來就沒在怕的……
……
當丁太建專門陳亦軒的那條微博釋出後,火速就在網上引起了一片熱議,畢竟陳亦軒剛發完微博不久,好多人都在等著看這件事兒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