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第2/2 頁)
來就喜歡流鼻涕的鼻子,此時流得更多了。呼吸時只能張著嘴,這樣更是像馬一樣吸溜吸溜。
他抱著寧挨一頓打,也不願挨餓的念頭回到家裡。
藍氏沒有打他,知道他很餓,熱了飯菜,讓他洗了臉就吃飯。藍氏頰上掛著淚,對望著戴春風。
戴春風什麼也不說,只把頭垂下來。其實,這已經等於認錯了。
俗話說,知子莫若母,藍氏明白兒子頑劣的根源是沒事可做,心裡沒有負擔。
朝廷廢棄科舉制度後,但教育總得要辦,經過一番研究權衡,准奏了大臣張之洞擬定的《奏定學堂章程》,令各縣設立適應新形勢的學校。
宣統二年(1910年),江山縣設立了文溪高等小學堂,規定收五年制的初等小學畢業生。
藍氏不愧深明大義的母親,催促戴春風投考這所學校。
1910年春天,戴春風14歲,他投考文溪高小學,取學名徵蘭。
考試的試題名《問立志》。戴春風早就有保安鄉少年才子之謂,作文是他的拿手好戲。
&ldo;問立志&rdo;,不就是問將來的志向麼?戴春風大筆一揮,先闡述戴家數千年來為朝廷效力,鐘鳴鼎食,歷久不衰,然後筆鋒一轉,在文中表達了自己&ldo;希聖、希賢、希豪傑&rdo;的強烈願望。
試卷經先生傳閱,戴徵蘭的名字立即傳遍學校,無不為他的才氣與志向所折服。
戴春風入校後,由於學習成績優異,活動能力強,被學校指定當了班長。
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戴春風在學校循規蹈矩了一陣,待他熟悉了環境,認識了不少人之後,頑劣的本性又顯山露水起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