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第1/2 頁)
除此之外,兩位將軍閒時策馬南山,依舊拉弓狩獵,羽林郎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這一日,衛青歇在了霍府,清晨起來,兩人一起喝粥,驃騎府的粥熬得特別香,衛青最喜歡,他低頭喝了一半,抬頭,卻見霍去病正眯著眼瞧他。衛青只道臉上有米粒,霍去病卻道。
&ot;舅舅的眉毛真有些白了。&ot;
霍去病的聲音有些感嘆,衛青明白他的意思,很久以前,他常氣急敗壞的指著去病的鼻子,說,若有一日自己鬚眉皆白,必是被他氣的。此刻憶及往事,衛青只是怡然自然,他低頭又把剩下的粥也喝了,才微笑道。
&ot;再過幾年,去病的眉毛也要白了。&ot;
這話中情景很溫馨,霍去病就又給他添了碗粥,看著他舒展開微白的眉毛,慢慢喝,舒心的樣子連眼角皺紋都淡了的樣子。當年在朔方,兩人都不曾奢望白頭,不想,竟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了這許多年,若按柏梁臺約定的演算法,衛青原本的年紀都已過百了,兩人都覺得荒謬,新鄉柏梁臺什麼,大概是當年病急亂投醫,其實當不得真的。
又到清明,霍去病就拉著衛青去茂陵,說要去拜祭博望侯,兼看看他們百年後的居所,衛青就跟他去了。
只要衛霍在長安,這種日子,總會去拜祭故人。張騫的墓修得整齊,離衛霍未來之所也不遠,現在兩位大司馬都老了,覺得三人再共聚葡萄架分享逸聞的日子,或許也不遠了。
看著墓前長草,衛霍不由都在想,張騫一生走遍高山大河,遠赴西域絕境,最後能安息在長安。正如他生前所說,幸甚。
衛霍未來的家,是比鄰而居。陪陵是恩典,兩位將軍墓穴的位置,卻是衛青當年在朔方親自求的,漢天子昔日大修茂陵,曾有話說將來兩位大司馬的墓冢將築如陰山與祁連山,以紀其功,下面官員連圖紙都準備了。
後來,漢天子忽然性情大變,深深自責虛耗民力,他是個大開大闔的人,凡事總要過頭,不但下令還部分上林苑為農田,更說茂陵太奢侈,當仿效先帝薄葬,生生把修築了幾十年的茂陵扔在那兒五六年沒動。後來是太子看不過去,百官也受不了,自古以來,豈有王陵爛尾的道理?一齊懇求天子復建茂陵,天子才答應了,卻再三強調切勿鋪張浪費。
以天子的意思,大有要把茂陵修成劉氏皇陵中最寒酸的一座,為後代表率,群臣啞然,深覺陛下真不愧先帝的兒子,老了竟吝嗇得和先帝一樣(更甚?)。但,想到陛下一生功績,特別是他帶給這個國家的尊嚴,所有人都極其惶恐,幸而太子堅持,在修陵一事上陽奉陰違,雖杜絕浪費,也整理得有了其當有的規模。對此,史官司馬遷最為傾服,認為陛下不愧千古一帝的表率,寫了一部長長的書名&ot;史記&ot;,其中對本朝事大加褒揚。這書天子也讀了,很是興趣盎然,但只道:&ot;不過史官一家之言,文詞甚美。&ot;
天子的陵寢尚如此,兩位大司馬的陵墓,此刻自然也還是兩塊很大的空地。聽說大司馬來了,建陵的官員很殷勤的跑過來,還捲上了羊皮圖紙,以備查詢。
驃騎將軍嫌這兩塊地還不夠近,大將軍是沒說什麼,可驃騎講話他也點頭。建陵官員壓力巨大,解釋了半天,偷偷擦了擦汗,心中腹誹,這兩位大司馬都是外行,這地看起來大,把陰山冢、祁連山冢建好,差不多就已經擠一起了。墓建造得如此雄偉,也要有些間隔才氣派,否則後代看他們今日的規格,得以為他們是同墓了。都是大司馬,算誰給誰陪葬啊?
為解釋這個專業問題,建陵官員還把地圖都展開了,忍耐著時聾時不聾的驃騎將軍,說了半日,道是現在建好,兩墓最近的地方,已不過一百步(不能再近了)
&ot;是五十步。&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