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第1/3 頁)
第122章 秦嶺中發生的咄咄怪事
洪武二十二年,千里之外的關中,秦王朱樉被召回京城,整個朝廷都在忙著造艦造炮。
解縉並沒有拿狀元,相反,因為那篇酒後寫就的策論,他位列三甲,直接來當知縣了。
而接下來朝廷的海禁政策也發生了微妙的轉向,皇帝下旨“今兩廣、浙江、福建百姓無知,往往交通外番,私易貨物,沿海軍民、官吏縱容私相交易者,嚴治其罪。”
大範圍的打擊沿海走私活動開始了,而這一舉動,也普遍被認為是官方海貿的開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既然官方要搞海貿,肯定就不允許沿海的走私再繼續了。
不過,對於被分配到西安府藍田縣的解縉來說,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但解縉看的還是比較開的,按解縉的話來說就是,中樞雖然很不錯,但當知縣也沒什麼不好,這裡更加海闊天空嘛。
這麼說倒也沒錯,要知道,絕大多數的人努力一輩子,也不見得能當上知縣解縉的起點,已經是很多人幾輩子的終點了。
“村裡有老人,十幾年前見過這一幕,結合剩下那人回來說的話推測出來的。”
“剩下的一人呢?在何處?”
在藍田縣的縣衙裡,解縉端坐在書桌前,悠然地翻著一本書。
然而,作為知縣,跟以前作為生員肯定是不一樣的,他顯然不能把所有時間都用來讀書。
登聞鼓的聲音敲響,把解縉從全神貫注的狀態中拉了出來,解縉有些不悅地蹙緊了眉頭。
山民們互相看了看,其中一個膽子稍大些的山民鼓起勇氣,顫抖著聲音說道:“大人,我們是山裡的村民,前來上報一起人命官司,前幾日,村裡有幾個獵人進山打獵,有三人看到了一個憑空出現的黑窟窿,兩人手挽著手進去,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
來到前衙,解縉端坐在高高的堂上,目光掃視著堂下的眾人。
解縉蹙眉道:“那你們是如何知曉的這般詳細?”
一聽人命官司,解縉就本能地頭大。
這世道在官府能控制的區域裡,秩序還是相對穩定的,但在深山野林裡,大大小小的山匪依舊存在,只要他們不出來作亂,平日裡官府也不會發兵去剿,各自相安無事。
很快就有衙役進來稟報:“知縣大人,有幾個山民前來告案,說山中鬧出了人命。”
不得不說,解縉未必見得能在廟堂上縱橫捭闔,卻確實是個做學問的料。
隨著山民們的陳述逐漸結束,解縉的心中卻是無奈這隻能試著調查一下,若是調查無果,那就當無頭懸案處理了。
畢竟,知縣在古代那就是一方土皇帝,“百里侯”不是白叫的。
窗外,是一片茂密的竹林,風輕輕吹過,竹葉隨風搖曳,發出了蕭蕭的聲響,這聲音對於解縉來說如同天籟般悅耳,與翻書的聲音交織在一起,營造出一種雅緻的氛圍。
畢竟對於縣官來說,轄區的命案率高低,也是衡量政績的重要標準,若是出了一堆人命官司,不僅是當地民風剽悍的事情,在上官眼裡,更代表了你治理地方的能力不行.若是真能好好教化百姓,怎麼就做不到鄰里和睦、路不拾遺呢? 而按照常理來說,目前的大明鄉野,施行的都是宗族自我治理,通常族長和族老會把這些事情處理好,就不上報了,若是宗族勢力薄弱的地方,也會由村長協商處理。
他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說道:“不排除有山匪擄人的可能,那人可能是被嚇壞了,才會胡言亂語說些黑窟窿之類的臆想場景,具體如何,本官定會秉公處理還死者一個公道.稍後便會派差役去你們村子裡探查,你們且先回去等候訊息吧。”
“堂下何人?有何冤情,速速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