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第1/2 頁)
關於王猛要害慕容垂的原因,歷來有兩種解釋:一是說王猛忌慕容垂之材,忌他受到關中士人的追捧,忌苻堅對他的器重,覺得既生猛,何生垂?但這種說法,從苻堅對二人的態度來看,似有疑點。儘管苻堅待慕容垂可謂恩厚,但對他的信任從來就不能與王猛相比。前燕是慕容垂的父母之邦,在這一戰中不用他是可以理解的, 但之後前秦發起的一系列戰爭中,苻堅也從沒用慕容垂擔任過主帥,至多讓他指揮一下偏師,大材小用的背後,可知苻堅對慕容垂實際上從來沒有完全信任過(不過說 不定這也正是王猛此次計謀的效果,苻堅雖然表面坦然,內心不可能不加戒備)。所以王猛似不必擔心被慕容垂取代。
另一種解釋說,王猛認定慕容垂終非人臣,所以一定要預先殺掉。知道了結果的後人,往往容易犯以結局推原因的毛病,認為王景略神機妙算,防患於未然。此說大史學家司馬光已作過了反駁,在下非常贊同君實先生的卓見,而且他說的很對:如果不發生淝水之戰,慕容垂就是苻堅的能臣,怎會叛變?而淝水戰後,叛秦的又豈只一個慕容垂?須知潛在的敵人是殺不完的,王猛如果真能神機妙算,為什麼不建議殺姚萇?難得不是因姚萇的水平還入不了他的法眼,而慕容垂的材幹有可能取代他?所以,以在下看,恐怕還是兩種原因都兼而有之。
這是慕容垂在政壇遭到的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迫害。在第一次中,他失去了最愛的妻子;在第二次中,他被迫離開家國,背井離鄉;這一次,他雖然再次涉險過關,卻失去了最寄以厚望的長子。不知道為什麼,戰場上智計無雙的慕容道明,在政壇上卻一直是個庸手,一敗再敗。這次打擊,不過等於在他早已傷痕累累的心頭又割了一刀,不知感覺到的,更多的是痛?還是麻木?
潞川之戰
雖然人算不如天算,王猛欲害慕容垂未成,不過這並不妨礙這位大秦的輔國將軍揮師伐燕。晉海西公太和五年(公元370年)二月,燕、秦兩軍在滎陽(今河南滎陽)交戰,在王猛指揮下,秦建威將軍梁成、洛州剌史鄧羌,大敗前燕樂安王慕容臧,燕軍被迫退守虎牢以東,原先前燕承諾的所割之地,都被前秦佔有。王猛留下鄧羌駐守,自已先返回長安。
但這並不是攻擊的結束,而只是更大攻擊的序幕。四月,苻堅命令以王猛為統帥,統鎮南將軍楊安等十將,增發步騎六萬,籌備對前燕的全面進攻,兩個月後,準備就緒。六月十二日,天王苻堅親自到灞上,給出征的大軍餞行,對王猛說:&ldo;關東的征伐之重任,我就都交給你了。可先破壺關(今山西黎城縣東北之東陽關),平定上黨(今山西東南長治一帶),然後跨太行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取鄴都。我當親率一萬精銳,作你的後續,在你之後,星夜出發,不管是船隻車輛,水陸的運輸,都會準備好,你不用擔心後勤不繼。&rdo;
王猛回答:&ldo;臣仰仗陛下之神威,奉必勝之成算,蕩平殘胡,如同秋風掃落葉。不必讓陛下親徵,親受徵戰之苦,只要讓有關部門儘快興建場所,準備收容鮮卑俘虜就行了!&rdo;口氣大得嚇人,可後來的事實證明,他並沒有說大話。
七月,秦軍進入燕境,分兵兩路,王猛率主力攻打壺關,另以楊安攻打晉陽(今山西太原),消除側後的威脅。前燕對大規模戰爭的爆發,是有所準備的,而且就國 家的潛力來說,燕畢竟大於秦(不久前,在前燕尚書左丞申紹的上書中曾經提到,前燕的戶口數超過了前秦與東晉的和),所以到八月,前燕大軍集結完畢,浩浩蕩蕩,達三十萬人之眾,在太傅上庸王慕容評的親自指揮下,開赴前線。在這次戰爭,前秦前期投入兵力三萬,後來又增發六萬,總兵力約八、九萬人,燕軍在總兵力上,擁有超過3:1的優勢。
雖然大軍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