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第1/2 頁)
孩子們特別容易受怪誕形象的影響,因為孩子們在學習如何分辨&ldo;真&rdo;、&ldo;假&rdo;;&ldo;善&rdo;、&ldo;惡&rdo;。每個小小孩子的精神體驗是感情、印象、事件以及與&ldo;意思&rdo;結合起來的&ldo;各種形象&rdo;的萬花筒,過後將被時間覆蓋而遺忘‐‐怎樣才能看懂這個熙熙攘攘、處於鼎盛時期的宇宙?我童年時代最早、至今仍然和&ldo;真實&rdo;事件一道深深印在腦海里的最恐怖的形象是劉易斯?卡洛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當時我住在一個小農場,農場裡常常殺雞)。在這一本總的說來令人煩擾的書結尾的那一章裡,愛麗絲在宴會上將加冕成為王后,宴會開始大有希望,後來迅速陷入一片混亂:
&ldo;當心你自己!&rdo;白皇后用雙手揪住愛麗絲的頭髮尖聲叫道。&ldo;就要發生怪事了!&rdo;
接著……轉眼間各種離奇古怪的事情都發生了。蠟燭全都飛到了天花板上……每個瓶子都拿了兩個碟子做翅膀,用叉子做腳,鼓動著翅膀朝四面八方跑去。
這期間,愛麗絲一直聽見有一個粗啞的聲音在她的身邊哈哈大笑,她轉身想要看看白皇后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卻見一腿羊肉坐在一張椅子裡。&ldo;我在這裡!&rdo;從盛湯的蓋碗裡響起一個聲音,愛麗絲又回頭一看,剛好看見白皇后寬寬的、善良的臉從蓋碗邊緣對著她笑了一會兒就消失在湯碗裡了。
------------
後記:關於怪誕(2)
------------
一分鐘也不能耽擱。有幾個客人已經躺倒跌進了碟子裡,湯勺已經朝愛麗絲的椅子舀過來。
愛麗絲從夢中醒來,逃脫了被吃掉的夢魘。如同她在奇境中歷險的夢中醒來。但如果記憶把無法形容的東西保留下來,而無法形容的東西又不能還原成夢,那該是什麼樣的慰藉?
從更技術的意義上說,從美學的角度表現恐怖是與經驗主義和超現實主義在提高心靈的內部世界(或許將其排斥)使之外化這方面有聯絡的。在這個解構時代,即使我們沒有能力從心理學和人類學方面把表面上看起來模糊的檔案進行解碼,不論神話故事、傳說、文藝作品、客觀推斷出的歷史、科學報告等,在怪誕存在的情況下,我們也該能夠馬上感覺到真假同時並存,由於心智是相當真實的‐‐其中包括感情、情緒、交替的困惑、信仰等‐‐儘管無法度量。主觀性作為人的本質也是奧秘,是把我們區分開來不可或缺的東西。
我們對恐怖小說評價的標準是在閱讀恐怖小說的時候我們越來越感到害怕,被迫飛快地閱讀,暫時把通常的懷疑完全懸擱起來,不提出問題,幾乎把自己作為書中的一分子,積極參與,我們別無他法,只有把故事讀下去。跟神話故事一樣,怪誕和恐怖文學也感染了我們的孩子,在孩子的心靈中喚起了某種初始的東西。恐怖的外在表現五花八門、林林總總、無邊無際‐‐而恐怖的內涵則難以捉摸。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景,我們可以憑空猜想,但居住在這個五光十色、人口眾多、喜歡交際、忙著從事外部事務的世界裡,作為社會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有自己的職業,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社會身份,以有別於他人。況且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自認為得心應手、安閒自在‐‐不去胡亂猜想,不是聰明透頂的嗎?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
19934
</br>
<style typ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