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請纓治水(第1/2 頁)
康熙四十年八月
江浙兩廣總督連續上了三篇摺子,摺子裡稱持續暴雨造成了洪澇災害,每一篇摺子上的傷亡人數都在增多,根據數字對比,這次的洪災比以往時候都要猛烈很多。
接到這樣的摺子,康熙最近的心情非常糟糕,朝堂上的官員人人自危,沒看前兩日有人奏摺寫錯了一個字直接被擼了官職,這也太冤枉了些。
眼見洪災情形越發危急,朝廷派欽差前往賑災已經成為了刻不容緩之事。
治水能臣于成龍雖然已於去歲不幸去世,但是他留下了大量的治水經驗和文書。康熙早已命人整理成冊,並下詔讓官員們仔細研讀。
是以,如何治水在這個時候並不是首要難題。
“本次賑災眾愛卿可有自告奮勇前往者?”康熙在早朝上問道。
太子一馬當先,赫然出列:“皇阿瑪,兒臣奉讀於公手書,對書上所寫見聞早已心嚮往之。兒臣自問學得了於公八成的本事,請皇阿瑪准許兒臣親赴災區。”
康熙對太子的態度是滿意的。
“皇上,萬萬不可,太子殿下千金之軀,治水一路千難萬難,天災人禍都難以避免。”索爾圖出列,滿臉焦急的說道,“太子乃儲君,大清的國本所在,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請皇上三思!”
有索爾圖帶頭,太子一系的官員紛紛出來附和。
康熙並沒有出言阻止,他也沒有真想讓太子去,正好由他表態,後面才好繼續。
“皇阿瑪,太子不能去,兒臣願往。”直郡王拱手出列,“兒臣帶兵打仗最在行,區區治水,不在話下。”
康熙聞言皺了皺眉頭,這個長子英勇有餘,智謀不足,治水他行嗎?
“於公所著的水經你可曾讀完?”
“不曾。”直郡王御前不能說謊,很快補充道,“皇阿瑪,兒臣多帶一些會治水的官吏即可。”
康熙擺擺手,示意他不用說了,主將對治水一竅不通,怎麼能解江浙的燃眉之急?
胤禛等直郡王太子表態之後,跟著出聲:“皇阿瑪,讓兒臣去吧。弘暉的先生朱軾對於公的水經研究的頗有心得,兒臣近年來也常常向朱先生請教,自問參得了於公的一兩分心得。”
康熙環顧四周,見沒有人符合也沒有人反對,忽然覺得老四這個性子做個孤臣倒是一把得用的好刀。
“既如此,以四貝勒為首,即日起前往災區,替朕治理洪災。切記,一切以百姓為先。”
“兒臣遵旨。”
太子也知道,自己是不會離開皇阿瑪的眼前的,老四這些年一直對自己言聽計從,在他看來,胤禛是他的鐵桿嫡派。
對於胤禛主動請纓一事,太子表示了讚許,散朝以後單獨和胤禛說了兩句話,勉勵他辦差要盡心盡力,同時要保重自身性命,他會幫胤禛看顧弘暉的。
胤禛一如既往做恭敬的弟弟模樣,聽到太子提起了弘暉,用餘光打量了一下,太子面不改色心不跳,彷彿之前對弘暉做出謀害性命舉動的是他人一般。
胤禛垂眸,不管你是真的關心弘暉,還是拿兒子威脅自己,他都要在這次行動中讓太子看個分明。
他可以做一個好弟弟,前提是你得先是個好哥哥!
******
宜嫿聽聞胤禛主動請纓前去治水,心裡雖然有些慌亂,但還是指揮著陳嬤嬤和阿寶整理胤禛的行囊,順便還採購了很多消毒驅熱的藥材。
胤禛忙了一整日,精心挑選了隨行官員以後才回府。
宜嫿正在等著他用膳,弘暉已經睡下了。
胤禛照例去看過孩子,問過了弘暉的日常起居,這才和宜嫿二人安心的用膳。
“福晉如今也是雙身子,不用等我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