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楊伯知怫然不悅,&ldo;難道老夫還會看走眼了不成?還是李公子認為老夫虛言妄斷?&rdo;
李青筠揖手而言,語出摯誠:&ldo;楊老先生素來秉承公正,清名遠著,小子怎敢置疑?然此事既是亦筠不辨真偽,失了禮數,還請親覽一番,此後當引以為戒!&rdo;
楊伯知神色稍緩,後生子弟學問不精尚可造就,要緊的是這求知的態度。
在一旁面露得色的吳邦柱忍不住語出嘲諷:&ldo;自你手中送出之前,難道未曾仔細看過麼?&rdo;
李青筠並未理他,只是平靜地看向兩位長者。
朱老夫子當即點點頭道:&ldo;亦筠可近前觀之!&rdo;
李青筠從容上前,仔細看了一會兒,突然笑道:&ldo;這其中,只怕是有些誤會,左首這一幅才是亦筠的!&rdo;
&ldo;哦?&rdo;楊伯知仔細看了看禮封,&ldo;未見有誤啊!&rdo;
李青筠手託字帖,看似釋然的笑道:&ldo;楊公看的是這封字,晚輩卻是認得這個字帖!&rdo;
吳邦柱早就按捺不住,冷笑著說道:&ldo;這字帖上難道還寫了你的名字不成?&rdo;
&ldo;確實如此!&rdo;李青筠含笑而答,目光似有意似無意地掃了王湛一眼,小心地將字帖展起,口中說道:&ldo;兩位先生請看這幅字帖的卷角……&rdo;
楊伯知與朱老夫子忙仔細看去,見字帖的卷角隱見一枚淡淡的方印,只有指蓋大小,幾不可見,細細辨來,依稀可看出竹葉的痕跡。&ldo;這是?&rdo;
李青筠解釋道:&ldo;晚輩有一個習慣,凡經晚輩收藏過的字畫皆蓋以藏章,卻又不欲破壞書畫原本的意境,故而只在卷角蓋以這款水印私章。而另一幅張千變的字帖,上頭卻沒有晚輩的章印!&rdo;說到這裡笑了笑,&ldo;前輩如若不信,盡可使人去寒舍觀閱晚輩的藏品,一看即知!&rdo;
李青筠這藏章蓋得確是有點奇特,可人家自個兒的東西,愛用什麼樣的章,喜歡往哪兒蓋,誰又能說什麼!
此事還真是一波三斬啊!在場眾人興致勃然,這齣戲看的,餓肚子也值!
看來背後定然另有故事,若說李青筠的字帖失竊後為吳邦柱購得,試問卻會有哪門子竊賊偷走黃槐公的字帖後,又還回一幅張千變的字帖?
……
&ldo;吳公子,還請解釋一下,這是怎麼一回事?李賢侄的藏章,如何能出現在你送的字帖上?莫非你也有一枚同樣的印章?&rdo;楊伯知沉著臉問道。
這楊伯知也是個絕人,毫不掩飾心中喜惡,只片刻功夫,吳賢侄就變吳公子了,而李公子則成了李賢侄……
&ldo;這……此事……&rdo;吳邦柱萬沒想到還有此等的變故,這幅字帖他當然反覆驗看過,無奈李青筠的那枚章委實太隱蔽、太‐‐猥瑣了,天下蓋藏章的人其時不少,可誰家藏章做成那樣,竟好似惟恐被人看出來似的!吳邦柱此時也沒有心情咒罵李青筠了,眼下只一個應對失措,即有身敗名裂的可能。
偷瞄了一眼王湛,卻也沒把他牽涉進來。這倒不是吳邦柱多講義氣,而是此事供出王湛反而更麻煩!
吳邦柱滿頭是汗,好一會兒憋不出一句話來!全場的目光這會兒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比起此前看李青筠的時候,則更多了幾分鄙夷與幸災樂禍!且看他如何解釋?
好在韓世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