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第1/3 頁)
從1955年到現在,時間已經過了27年。國共兩黨分裂、合作、再分裂,&ldo;你中有我,我中有你&rdo;之類的鬥爭,在青年人心中已經是屬於早已過去的事了。潘漢年同志就是在那種特定的環境下,在最前沿的陣地上,忠心耿耿地為黨工作了幾十年的好黨員。他冒過無數次危險,他見過許多大場面,他的&ldo;案子&rdo;來得那樣突然,問題又那樣嚴重,於是,這些年來,愛講閒話的人就給他編造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傳說。凡是偵探小說、推理小說中可以用得上的情節,都可以加在他的身上。我還不止一次聽到有人說他是個&ldo;放蕩不羈&rdo;、&ldo;神出鬼沒&rdo;的人物。現在,真相大白,本來面目得以恢復,我們和他一起工作過的人可以負責地說,他是一個對黨忠誠,勇於負責,平易近人,而且是嚴守紀律、不自居功的優秀共產黨員。我曾問過他,他要我和楊度聯絡那一次,為什麼連姓名也不告訴我?他說:&ldo;這是紀律。&rdo;我說他見過大場面,如參加過長徵,遵義會議後去過莫斯科,1936年到南京談判住在宋子文公館,蔣介石在西安被扣後宋美齡找他談話……這一類&ldo;可資談助&rdo;的事,連對我這樣的&ldo;老搭檔&rdo;(這是&ldo;文革&rdo;中一份雜誌給我加上的罪名)也是嚴守秘密的。我知道這些事,還是在1951年陳毅同志和漢年同志約宋之的和我談文藝工作那一次,經過宋之的的&ldo;窮追&rdo;才透露了一點的。我記得清楚,當我們要他多講一點的時候,他用上海話說:&ldo;吹捧自己的人頂著底。&rdo;(&ldo;著底&rdo;是上海話下流的意思)
現在是20世紀的80年代,我們黨已經開始了歷史性的轉變。黨的十二大報告中的一段話我一直牢記在心頭:&ldo;我們在思想上堅決衝破長期存在的教條主義和個人崇拜的嚴重束縛,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各個工作領域獲得了生氣勃勃的創造力量。&rdo;記住過去的教訓,引為鑑戒,實事求是,埋頭苦幹,這就是產生生氣勃勃的創造力量的保證。
12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1
1本文原載1982年12月10日《解放日報》。收入本書時,作者作了修訂,並增加了第3部分。
王堯山
潘漢年同志是我們黨的一位很老的黨員,在黨內外歷任許多重要領導職務。他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忠實執行並多次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對黨的文化工作、統一戰線工作,特別是在開展對敵隱蔽鬥爭和保衛工作方面,曾經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有很大的功勞。
我是在1936年至1942年間和漢年同志在上海一起工作的。1942年秋,中央決定中共江蘇省委委員全部撤退到新四軍軍部。漢年同志為了確保劉曉同志和我的安全,親自安排並親自護送我們從上海到蘇北新四軍根據地。1942年至1944年我和他在中共中央華中局工作,他那時任華中局社會部部長。上海解放後,又和他在一起工作,直至1955年他被審查為止。此後資訊全無。想不到從此就生死永別,成為不可彌補的損失。
一
潘漢年同志為創立左翼文化運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早在1925、1926年前後,他參加郭沫若、成仿吾等同志在上海建立的左翼文化團體&ldo;創造社&rdo;,積極編輯、出版進步書刊,為開拓新文化陣地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1927年蔣介石發動&ldo;四一二&rdo;反革命政變以後,我們黨被迫轉入地下,漢年同志繼續堅持革命文化活動,同國民黨文化圍剿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因而促成了白區以魯迅為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