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頁(第2/2 頁)
(擴大)全會。會後,留中央社會部工作。
1939年(33歲)
4月涸眼疾,去香港治療,並負責瞭解敵後的情報工作。行前和社會部領導一起研究敵後情報工作問題,並就爭取、分化漢奸李士群等取得一致意見。
9月下旬,由香港抵達上海,建立上海情報工作班子,先後建立與延安、香港、重慶等地聯絡的電臺。
10月,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社會部副部長。主持第一線情報工作。根據中社部決定,負責組建華南情報局,並統一領導港、澳、穗等地的情報工作。
1940年(34歲)
往返於香港和上海兩地,組織指揮上海與華南敵後地區的情報工作。
1941年(33歲)
2、3月間,透過秘密交通線,將從皖南事變後突圍出來的一批重要幹部轉移到蘇北新四軍根據地。
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向中央提供了&ldo;蘇德戰爭一觸即發&rdo;的戰略情報,以及日軍準備南進的情報。
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工作重心移至上海。並在日本駐上海領事館取得合法身份,繼續開展情報工作。‐
根據中央和南方局指示,與各方面配合,在日軍嚴密封鎖中,疏散在港的各方面人士800多名,其中包括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等。
1942年(36歲)
4月,會見李士群。李士群提供了敵偽即將對蘇北根據地進行&ldo;掃蕩&rdo;的有關軍事計劃。
1943年(37歲)
春,華中局情報委員會成立,任書記。華中局情報部成立,任華中局情報部部長,繼續領導上海、南京等敵後地區的情報工作。
4月,奉命前往敵佔區瞭解敵偽&ldo;掃蕩&rdo;、&ldo;清鄉&rdo;計劃。在南京被李士群、胡均鶴挾持與汪精衛會面。隨後即返回淮南根據地。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