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至少五六景之力(第2/2 頁)
啊。
趙東淮也是大笑,“你要被定型為尿·頻哥,那隻能說你演技還有待提升,好了,收工!晚上見!”
普通劇組人員現在起收工了,他身為導演還忙著呢。
晚上隨意吃了頓殺青宴,就帶著一卷卷膠片到了清水灣片場,清水灣這裡身為邵氏兄弟最大的片場,最巔峰時期兩三千人一起在這裡開工。
十幾個攝影棚就沒有空閒的,比嘉禾龐大多了,坐落在斧山道的嘉禾片場才abcd四個拍片區。
同樣的,在邵氏這裡後期製作沖洗、剪輯、錄音等等,都有專業辦公區,交給沖印機構先沖印,他留下四個保鏢就閃人了。
………………
幾天後。
趙導重回清水灣片場,開搞的就是剪輯了。
電影剪輯也是重中之重,幾乎要一幀一幀的來,一點點配音、調色、修片等等,具體過程就是把沖印出的複製掛在剪輯臺上,一邊轉動轉軸,一遍拿著剪刀,咔嚓咔嚓,精細細緻的很。
放在21世紀內地,大部分導演拍出來的樣片,和剪輯後的成果對比,都在十比一左右。
例如拍一千個鏡頭,最終選一百個,剪輯在一起形成90多分鐘電影,九成拍攝素材都是要捨棄的。
如何取捨,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對導演和剪輯師的折磨也不小,你得把所有素材從頭到尾看一遍,捋一遍心中有數,才知道剪下捨棄哪些鏡頭,保留哪些鏡頭。
遇到選擇困難症的估計剪輯都能被折磨慘,而剪輯不好……好片也能成為大爛片!剪輯一項被稱為三度創作。
很多剪輯師也是和美術指導一樣,影片還在籌備中,就要開工了,對整個故事脈絡的瞭解,要直追導演。
但如江文之類名導,樣片和成片之間,鏡頭比例五十比一都不罕見。這年代也有個神奇的導演墨鏡老王,懂得都懂。
典型代表就是好萊塢的天國王朝了,一個導演剪輯版一個劇場版,差距大的沒法說。
剪輯師,趙東淮找的是麥子善,這位在後世也是鼎鼎大名,不過他合作最多的是徐珂,倩女幽魂二三部、清霞版東方不敗、李蓮傑版黃飛鴻二三四五,雙龍會、風雲等等。
名作一大堆。
八十年代中期就和老徐掛在一起,成了徐導的一個招牌手下了。
趙東淮這裡,拍出來的樣片和最終想要剪輯出來的成品對比,鏡頭比例也就是二比一,可能還不到。
也別覺得這種比例的電影太罕見,在八十年代的港島電影中,如肥仔景一週多拍完一部、兩三週拍完一部那些,為了追求速度明知道一些鏡頭穿幫也置之不理。
你覺得那些快槍手能追求大部分正常導演的十比一剪片比例麼?快槍手們創造的片子,一點幾比一也算常態。
工作室內,麥子善又重新觀看一遍所有成片,再對照下之前看過幾次的分鏡頭劇本,感慨的搖頭,“趙導,要是剪輯都像你這裡這麼簡單,那我的工作就輕鬆多了。”
一點幾比一的樣對成鏡頭數量,還有完善分鏡頭劇本。
這個活,難度太輕了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