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第2/3 頁)
忙說:&ldo;對不起各位,我遲到了。&rdo;
那些人立即笑道:&ldo;不晚,女士們遲一點是應該的,我們等得了。&rdo;接下來的談話與專案無關,蘇沫心知這次非正式會晤,王居安只帶了老趙和胡特助過來,叫她來這兒也無非是缺個花瓶,所以不必多話,只需安安靜靜地坐著就行了。
品完半杯酒,旁邊的一位老者倒十分耐心地同她聊起專業方面的內容。那人姓潘,言辭斯文,說自己早年從事機械製造,和蘇沫算半個同行。好在蘇沫之前做過關於汽車行業的功課,兩人間的談話你來我往,沒有冷場。末了,那人眼神灼灼,贊了句:&ldo;聞名不如見面,蘇小姐真是才貌雙全。&rdo;
蘇沫一聽這話就心虛,無非是隨口聊上幾句,哪裡受得起這種抬舉,她心裡也就留了意。又是幾杯紅酒下肚,那人的腿挪過來,在桌下輕輕碰了碰她,見她沒什麼反應,不多時又是一次,等到第三回,乾脆整條腿挨過來,蘇沫忍無可忍,起身笑一笑:&ldo;抱歉,我去一趟洗手間,&rdo;再回來時,將椅子往旁邊挪開一些,那人倒也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天投標,連同安盛,檯面上公佈了七家公司,蘇沫納悶,這項技術在國內的研發開始不久,怎麼突然就冒出三四家同行?她心裡不太有把握。
誰知當天開商務標的時候,形式立即明朗化,有兩家因報價偏高前景渺茫,另兩家報價雖低,卻在業內毫無名氣,剩下一家價格適中,但是起步太晚,缺少品牌效應,這麼一來,中標者很有可能在安盛和競爭對手北中汽之間產生。
幾個人不約而同鬆了口氣,唯獨王居安沉默不語,踱到窗前看風景。
趙祥慶分析:&ldo;刷下去四家很正常,其中一家報價和我們一樣,但是產品效能肯定不及我們好,另一家產品效能和我們一樣,可是價格虛高,至於另外兩家,情況也差不離。&rdo;
研發部的同事沒想明白:&ldo;趙總,我怎麼覺得這話說了等於沒說呢,肯定是比不上我們才被刷下去嘛。&rdo;
蘇沫卻問:&ldo;趙總,您怎麼這樣肯定,報價低的那兩家公司,產品效能就一定不如我們的呢?&rdo;
趙祥慶習以為常:&ldo;很簡單,這中間有兩家是老闆找人安排的,保不齊另兩家也是北中汽的陪襯,行業潛規則。
蘇沫說:&ldo;所以北中汽才是大boss。&rdo;
胡特助卻道:&ldo;對他們來說,我們也一樣,我們有自己的優勢,舶來品,技術先進,國人現在信仰老外就跟老外信仰上帝一樣……怕的就是,開技術標的時候沒能突出優勢。&rdo;
王居安搖一搖頭:&ldo;他們的東西確實比我們便宜一點,我們的技術過硬一些,但對有些人來說,產品質量是其次,即得利益者,考慮還的是這筆買賣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rdo;
胡特助想了想,看一眼蘇沫,對王居安道:&ldo;其實……潘總那邊也不是沒有突破口。&rdo;
蘇沫聽見這話,額上冒汗,裝作不知道,又想:可見那麼貴的首飾和衣服不是白得的。
胡特助攤開手笑道:&ldo;我這麼說也是為公司好,公司好大家才會好嘛。&rdo;
趙祥慶起先是看著老闆,這會兒又瞧瞧蘇沫,而後又看向王居安,一言不發。
王居安坐回沙發上:&ldo;既然有突破口就去試試,機不可失,失不再來。&rdo;
此話一出,其餘人等都不做聲,或是埋頭裝糊塗,或肆無忌憚地瞧向蘇沫,顯而易見在等著表態。
蘇沫低著頭,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