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災中的臨淄(第2/3 頁)
相邦”而不稱“兄長”了。知道田向將府中之糧悄悄賑了災,齊侯又再稱回兄長,說他是毀家紓難的名臣斗子文,並把自己珍惜的一領狐白裘賜與田向。
田向推辭不過,拜受了齊侯所賜。他嘴上與齊侯客氣著,心裡卻不由想到令尹斗子文的那幅神女詩畫,想到問俞嬴“信鬼神嗎”還有拉住她手時的場景。
此時的俞嬴正在舊泮宮鄒子處。
新學宮雖修建完成,連匾額都掛好了,但卜官卻卜算著今年泮學不宜挪動,明歲三月上巳才是吉期,故而鄒子等還住在舊泮宮。
於此次災荒,鄒子很是憂心。老叟慨嘆自己一個腐儒無寸功於天下,卻飽食終日,心中慚愧,故而減了自己的膳食。他對齊侯救災之政卻是讚揚的,稱其有古之先王遺風。鄒子也憂慮齊國儲糧太少,期望各國能借糧與齊國,並引用了秦國名臣百里奚的話“救災恤鄰,道也”,來說諸國借糧與齊方合道義。
鄒子的話也是很多賢者士人的看法。齊侯的私心,俞嬴沒有確鑿之據,這些賢者也不是魏溪、柏辛,故而俞嬴只是恭謹地說已經派人去稟報燕侯了,燕侯仁德,但凡有餘力,一定會幫助齊國。
鄒子欣慰地點頭。
從泮宮出來,俞嬴沒有回燕質子府,而是坐車在臨淄城內探查民情。她的車子從齊宮、官署、泮學所在的城西南往北走,然後去城東北,再折到城西北的諸侯館,繞著臨淄城走了一大圈。
臨淄逃難而來的災民比先前更多了,一個個蓬頭鶉衣、面有飢色。車不快,流民們的話飄到俞嬴的車裡:“可算到臨淄了”“都說臨淄有飯吃,看看在哪啊。”
流民也確實主要聚集在東西南北幾個粥棚和出糶平價糧的地方。粥棚一日兩次施粥,這會兒不是施粥的時候,粥棚前已經轉著圈地排起了長龍。俞嬴細看過他們的粥,說稀湯寡水,倒也不至於,但要說能插竹箸而不倒,卻是虛誇,這樣的粥不過是維持這些饑民不餓死罷了。
東、南、北幾處粥棚旁,有出糶平價糧之處,如往日一樣已早早掛了售罄的牌子。有不少沒購得糧食的人徘徊於此,樣子有些焦慮又有些憤憤。在粥棚及糶糧處不很遠的地方便是官倉,有監官鎮兵看守。而城西的官倉外只有粥棚,並不出
糶糧食——大概因為此處供應齊侯宮中、官署等處的用糧。()
?櫻桃糕的作品《狗洞謀士》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知道了齊侯賜給田向狐白裘的事,田原怒,令其舍人去見臨淄城中的東胡商人,隨後田原去見齊侯。
齊侯宮中,田向與齊侯稟報完救災的事,順便說到歲末大宴。眼看又是一年歲末,田向提議今年的大宴禮儀要更莊重,膳食卻要簡樸,以示與民同苦。
齊侯想了想,點頭:“兄長說得是。咱們受了災,便要有個受災的樣子,不能給那些外國使節們藉口,也免得讓腐儒們嘮叨,說寡人不恤生民,不能與民同甘苦。”
寺人來報上卿田原求見。齊侯和田向一起等著他。
田原進來,看到齊侯和田向融洽的樣子,微笑一下,道:“我有吉訊要稟報君上。”
齊侯笑問:“如今還有吉訊?叔父快講。”
田原看一眼田向,道:“東胡有使至,約咱們共同伐燕。”
齊侯也看一眼田向,重複:“東胡人約咱們共同伐燕?”
田原道:“是。他們想與我們南北夾擊,屆時燕國必然難以兩顧,東胡得財貨糧食,我們開疆拓土,各得其便。”
齊侯問田向:“相邦以為呢?”
田向道:“我們才受了災,找諸國借糧救災,若此時征伐燕國,這糧草的出處只怕說不清楚。”
田原冷笑:“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