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第1/3 頁)
[11] 尼·維謝洛夫斯基《俄國北京佈道團史料》,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41-44頁。
[12] 尼·維謝洛夫斯基《俄國北京佈道團史料》,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47頁。
[13] 尼·維謝洛夫斯基《俄國北京佈道團史料》,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51頁。
[14] 尼·維謝洛夫斯基《俄國北京佈道團史料》,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52-53頁
[15] hБahдышъ-kahcknn《Дnплoatnчckoe6pahneдeлъждyponncknnkntancknгocyдapctвanc 1619 пo 1792гoд》,ka3ahь, 1882гctp323
[16] 《故宮俄文史料》,《歷史研究》編輯部,1964年,第126頁。
[17] Пeckaчkoв《oчepknnnpykoгokntaeвeдehnr》,ockвa, 1977гctp43{Пe斯卡奇科夫《俄羅斯漢學史綱》,莫斯科,1977年,第43頁}
[18] 手稿現藏俄羅斯科學院圖書館手稿部(列寧格勒),1692,303頁。
[19] 手稿現藏俄羅斯科學院檔案館列寧格勒分部,第2類,目錄1,№181。
[20] 俄羅斯科學院檔案館列寧格勒分館,第2類,目錄1,№114,1756年,第8-26頁。
[21] hБahдышъ-kahcknn《Дnплoatnчckoe6pahneдeлъждyponncknnkntancknгocyдapctвanc 1619 пo 1792гoд》,ka3ahь, 1882гctp253
[22] 《中國史研究動態》,1980年,№12,第20頁。
[23] 蔡鴻生《俄羅斯館記事》,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5頁。
[24] Пeckaчkoв《oчepknnnpykoгokntaeвeдehnr》,ockвa, 1977гctp182{e斯卡奇科夫《俄羅斯漢學史綱》,莫斯科,1977年,第182頁}
[25] 《故宮俄文史料》,《歷史研究》編輯部,1964年,第135頁。
[26] eckaчkoв《oчepknnnpykoгokntaeвeдehnr》,ockвa, 1977гctp91{Пe斯卡奇科夫《俄羅斯漢學史綱》,莫斯科,1977年,第91頁}
[27] 尼·維謝洛夫斯基《俄國北京佈道團史料》,商務印書館,1978年,第97-100頁。
[28] 《kpatkarnrpykonпpaвocлaвhonnnnвkntae》, 1913гПeknhъ,ctp87
[29] 《Вheшhrrпoлntnkaponn 109nhaчaлa 1010Вeka(Дakyhtыponnckoгonhnctepctвanhoctpahhыxдeл)》,ockвa,cepnr 1,t6,ctp706{《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俄國對外政策》,第一輯第六卷,莫斯科,1962年,第706頁。}
[30] e·b·布納科夫《十九世紀前半期俄中關係史的一頁》,見?вetckoeВoctokoвeдehne?1956г№2c101
[31] 俄羅斯對外政策檔案館,全宗主要檔案1-5,案卷1,第1部分,卷夾9,第149-150頁。轉引自e·b·布納科夫《十九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