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2/2 頁)
),共23年的歷史事,是現存關於南齊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原名《齊書》,至宋代為區別於李百藥所著《北齊書》,改稱為《南齊書》,作者為蕭子顯。
蕭子顯(487-537年),字景陽,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武進西北)人。系齊高帝蕭道成孫、豫章王蕭嶷子。他13歲的時候,蕭齊皇朝被蕭衍推翻了。蕭衍的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蕭道成的族弟,他們都是蕭姓,而且同族,但畢竟從他們的高祖父時候就分支了。蕭衍建立了梁朝,他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梁武帝。在梁朝,蕭子顯憑著他的才華、風度、談吐的出眾,受到梁武帝的禮遇和信任,官至吏部尚書。他以宗室的身份來撰寫這個皇朝的歷史,這在二十五史的的作者當中絕無僅有,當然,他撰寫《齊書》是經過梁武帝批准的。
蕭子顯在他50年的生命歷史上,共撰寫了5部歷史著作:《後漢書》100卷,《晉史草》30卷,《齊書》60卷,《普通北伐記》5卷,《貴儉傳》30卷。《南齊書》文字比較簡潔,文筆流暢,敘事完備。列傳的撰寫,繼承了班固《漢書》的類敘法,又借鑑沈約《宋書》的代敘法。清代史學家趙翼評價說:&ldo;此數傳皆同一用意,不著一議,而其人品自見,亦良史也。&rdo;
【提倡晚婚】南齊《褚氏遺書.問子篇》寫道:&ldo;合男女必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聚;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rdo;也就是說,在1000多年前這本書就提出了晚婚理論。古人認為男子三十而有室,女子二十而嫁,是最適宜的婚齡。從男女性機能的發展、變化而言,男子大於女子10歲左右,也是合乎男女生理實際的。這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科學的。我國目前法定的結婚年齡下限是男子二十二歲,女子二十歲,更鼓勵與提倡晚婚、晚育。這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之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