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明日不落明王朝的危機 > 第110章 叛軍席捲

第110章 叛軍席捲(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斬神:林七夜竟是我基友!穿越之末世女彪悍為母亂世村長,我能召喚歷史名將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有獸焉:玄暉三國憑實力截胡綜漫:技能越來越離譜萌學園之我替代了預言書當司馬懿穿越北宋,誤上梁山之後往事塵埃中的故事四合院:傻子開局,征服全院斬神:守夜人總教官,開局就無敵跟史上最穩太子搶皇位?我不幹!鬼滅繼國家的第三子哈哈大漢那些事兒奧特:我只是一個路過的收藏家海賊,從暴打青雉開始聽勸後,我造反成千古一帝特種兵之水滸武大郎北宋我稱皇帶著小汙統拯救反派大佬

延安府

內城知府衙門處,衙役們正將一張張文書,糊上漿糊,張貼在知府門前的告示牆處,這些告示內提及的內容,全都是這次朝廷新法告民條例。

其中關於官田統一改為民田的條例,最是讓百姓高興,再者內中提及的拖欠糧差一律作廢,百姓們也是歡欣鼓舞。

延安府本身就是陝西布政司的一個窮府,境內稅賦時常拖欠,百姓生計困頓,就連攤派,知府衙門都不怎麼向這些窮苦百姓下手,實在是榨不出啥油水來了。

在延安府這,反而是那些地主大戶們,被延安知府時常加稅攤派,地主們也沒有多餘的餘糧,給知府衙門這麼薅了。

以往延安知府都是會上報長安布政使,言旱災之事,不求免除稅賦,能少交一點,也是好的。

長安自然是知道延安府這邊的條件的,隆慶帝當初登基時,對於陝西布政司動不動就請求減免稅賦的摺子,也是看得憂心不已。

洪治帝還是太子時,就常派遣御史前往陝西各處,進行實地探查,到底是不是真的連年大旱。

御史的回信中提及,地缺水而裂,人畜少飲,及之河床見沙,人馬具能行,而舟已掛之高處。

對於陝西各處的缺水情況,是千百年來,地理環境被破壞導致的,要洪治帝一時想出解決方法,是不切實際的。

只能是戶部撥銀,分攤各府縣,進行水井探挖,先把人畜飲水問題解決了,農田就只能是靠天了。

同時洪治帝命各地水泥坊大量生產水泥,透過各種途徑,運輸入陝,修通各種水渠,同時調運蒸汽機等,安置在各個水庫河堤處,進行人工運水。

陝甘寧地區雖年降水不斷減少,但境內河道還是不少的,依靠著水泥修建的輸水渠,蒸汽機日夜不停地輸水,這是洪治帝唯一能做出的改變了。

府衙內,知府陸由期才剛吃完早餐,撫著自己心愛的鬍鬚,正喝著餐後消食茶,就見一衙役慌忙的跑入內堂來,過門檻時,還被絆了一跤,撲騰了幾下才站起來。

“做啥,這般的慌張,”知府陸由期小聲的訓斥面前喘著粗氣的衙役。

“大老爺,不好了,邊關有急報傳來!”

知府陸由期眉頭一皺,伸手拿過衙役手中的文書,此時他內心的擔憂,還以為是關外韃子又入寇了,只是這還未到入秋時節,怎麼韃子這會就來了。

待他撕開公文信封,看到裡頭的公文後,才嚇了一跳,“好賊子,竟敢造反!”

公文乃是定邊鎮遊擊馬承光命人發來的,內中寫道:寧夏五衛,聚眾起事,賊眾過萬,席捲而來,花馬池守禦千戶所狼煙四起,標下未及出鎮,賊兵已至,定邊被困,望陸知府救援!

不等知府陸由期消化完公文內容,又有一個衙役慌張跑入,將一份寧塞堡的緊急公文遞交給知府陸由期。

見到公文內容,陸由期大驚失色,這寧塞堡距離延安城不過兩百多里,距離定邊堡有百多里地,叛軍攻伐之快,竟然這般快的就攻破了定邊堡,圍困了寧塞堡。

這下陸由期有點兒坐立難安了,按照叛軍這速度,要不了多久,就得兵臨延安城下了。

這可如何是好,為今之計,只能是先向長安稟報寧夏邊軍突然反叛,連破數堡的緊急公文,期望長安都府衙門儘快調集兵力過來圍剿了。

但此時昏了頭的知府陸由期,並沒有想起,都指揮使張維忠也在前往寧夏邊鎮的巡視之中,本來是前往視察一年一度的‘防秋’的。

這下好了,‘防秋’演練是省了,叛軍來了,各地都得進行實戰了。

延安四城門在知府陸由期的命令下,開始嚴加警戒,入城百姓各個挨個盤查,防止叛軍混雜在百姓之中,潛入城來,進行破壞。

目錄
風雪持刀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