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洪荒(第1/4 頁)
“斬龍脈呀,那是更徹底的絕地天通。”東嶽上卿司命真君說,“你知道古神們離開之後,還是留下了一些通氣孔的,這個世界的本來就在日漸減少的水還是能透過這些通氣孔流入到他們那裡。他們也還能透過這些通氣孔,對世界產生一定的影響。當然,洞天其實也一樣。
但是等到水更淺了的時候,這些通氣孔,不但無法再從世界得到什麼,甚至於還會加大神國或者是洞天的損耗。所以到那個時候,就會選擇將這些通氣孔都徹底關閉。到了這個時候,神國也好,洞天也好,它們和這個世界的聯絡就非常小了,包括訊息的傳遞都會被阻斷了。所以雖然老道的徒子徒孫中有不少也來了這裡,但是老道對這裡是什麼情況並不清楚。”
“真君,您等等,我先理一下頭緒。”林秋生說,“按照真君你的說法,古神也好,仙人也好,在大退潮的時候,都是在海灘上挖了一個深坑,躲在裡面冬眠等漲潮的,對吧?”
“基本上是這樣。”對這個說法,真君點頭表示了贊同。
“古神最強,所以他們的塊頭最大,挖的坑也最深,他們要回來的條件也越苛刻對吧?正所謂‘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在潮水漲的足夠高之前,他們都出不來,對吧?”
“你說的是。”真君又一次表示了贊同。
“真君在真靈位業圖上,分屬天仙,算起來,雖然塊頭比不上那些古神,塊頭絕對也不小了,那些古神要是是大白鯊的話,真君您至少也是個牛鯊了。您的洞天應該也埋得很深的,您應該出來的會比較晚的呀?”林秋生問道。
東嶽上卿司命真君說:“首先,老道弄不太清楚大白鯊和牛鯊有多大差別,但是老道敢肯定,古神和我之間的差別,比你說的這兩種鯊魚之間的要大很多。如果它們是鯨魚,老道大概算是大一點的蝦米吧。
至於你後面的那個疑問,老道只是用了點取巧的手段,能滲透過來的力量還是非常有限。真要說洞天和世界重新完全連線,老道肯定是要在有些道友後面的。另外,小友,‘我決起而飛,搶榆枋而止,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後面這一問,是出自於莊子的《逍遙遊》,林秋生知道東嶽上卿司命真君的意思是在問那些古神和在真靈位業圖上位置較高的仙人為什麼要把坑挖得更深一些。
“把坑挖得越深,將來的低潮時期的損耗就越小,就越容易渡過這段困難的時期?”林秋生說。
“是的。”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先是肯定了林秋生的猜測,“而且狗熊身上的肥膘越厚,也越能熬過冬天。按最後斬龍脈的時間來推斷,到了今日,潮水才回來,只怕很多身上肥膘不夠厚,坑挖的不夠深的道友,早就支撐不住了。
提醒你一下,如果你是一個力量有限,坑也挖的不夠深的,水還沒漲回來,你的洞裡面的水就快不夠用了,你打算怎麼辦?”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林秋生皺著眉頭想了好一會兒才說:“沒水了,歸根到底就是物資匱乏。物資匱乏了,能採取的手段無非兩樣,一是開源,一是節流。開源是不可能開源的了,要是還有可以開的源,也不至於此了,所以如果不打算躺平等死的話,就只有節流這條路了。”
“那如何節流呢?”東嶽上卿司命真君又笑眯眯地問道。
“這……這事情晚輩又沒有經歷過,如何知道?只能猜一猜了。大概是將所有消耗大,價值低的東西拋棄掉,也就是斷尾求生,只是如果潮水不漲回來,這也是苟延殘喘而已。”林秋生說。
“如果潮水不漲回來,老道也好,甚至就連那些古神也是苟延殘喘。”東嶽上卿司命真君說,“你的想法也不錯,這些道友會漸漸地拋棄到各種東西,甚至是自己的形體來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