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第1/2 頁)
顏寧一行人到達湘州的時候,有幾個縣的痢疾和傷寒疫情已經爆發得十分嚴重了,當地官府忙得焦頭爛額,張貼各種預防疫病的告示,徵集大夫救治患者,推行各種控制疫病的方法。
痢疾與傷寒並不是絕症,但是若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也是會死人的。跟石歸庭預想的一樣,治療痢疾和傷寒的主要藥材桂枝一時間變得極其短缺,有些奸商趁此哄抬物價,在官府還沒有限價令下來之前狠撈了一筆。
楊沐的馬隊到達湘州的時候,已經快七月了,此時旱情已經有所緩解,許多地方的晚稻已經搶種下去了。然而疫病已經爆發得很嚴重了,隨處可見官府張貼的疫病預防告示。
桂枝在各地變得十分暢銷,若是楊沐想賺錢,那是絕對能夠賣個好價錢的,但是他並不願意發這種財。為了保證桂枝能夠以低廉的價格賣到病人手中,楊沐直接將桂枝拉到他經過的每一處縣衙,以稍高於成本的價格賣給每一個衙門,至於衙門接下來如何分配,如何控制價格,那就不是他所能管的事了。就這樣,他的桂枝一路走一路賣,很快便去了一小半。
七月中旬,楊沐到了湘州府城。城內不復去時的繁華,因為乾旱的緣故,各地許多難民湧入城內乞討,隨處可見衣衫襤褸、面帶菜色的流民。
官府也不能驅逐這些難民,只能大開糧倉,開設粥棚,每日定時發放薄粥,保證人不被餓死。並且積極安排糧種的發放,遊說百姓返鄉耕種,但是卻不能防止痢疾和傷寒的傳播。疫情的加劇和擴散,使得官府大為頭疼,因為預測不到位,一些藥材如桂枝出現了嚴重的短缺。顏寧跟隨杜侍郎也是在這種情況下到達湘州的。
楊沐在城外的一家客棧安頓下來,符鳴一眾人解除安裝貨物、餵養騾馬。楊沐同石歸庭和杜書鈐去了城裡,一路打聽,到了府衙,跟門子報說有事求見知府。那門子滿面愁苦之色,望了他們一眼,便扭了頭說:&ldo;知府大人正忙著呢,沒空!&rdo;
楊沐又問:&ldo;那其他的大人呢?&rdo;
那門子鼻孔朝天:&ldo;都忙著呢,全都沒空。&rdo;
楊沐一路上敲開了數家衙門的大門,都未曾遭到這樣的&ldo;禮遇&rdo;:&ldo;這位大哥,我們有十分重要的事求見各位大人,還煩請通告一聲,就說……&rdo;
那門子不耐煩地嚷嚷:&ldo;煩死了,各位大人都在接待欽差大人,哪有空理你們啊?&rdo;
欽差已經到達湘州了?楊沐幾人對視了一眼。杜書鈐跨前一步:&ldo;欽差大人到了?那正好,我們就求見欽差大人吧。&rdo;
他的氣勢要比楊沐強上幾分,那門子退了一步,警惕地瞪著杜書鈐看:&ldo;你們想幹什麼?難道要告狀?&rdo;這也不怪門子,不管是戲劇裡,還是民間故事裡,都有越級告狀的說法,尤其是狀告欽差的段子歷來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那門子作勢要喊同伴過來幫忙驅逐楊沐幾人,不管是什麼冤情,越級告狀總是為下級衙門所忌憚的。
楊沐也是知道這其中的內情的,連忙說:&ldo;門子大哥,我們不是來告狀的,我們是來賣藥的。&rdo;
那門子站住了,口氣緩和了些:&ldo;不是來告狀的啊。賣藥怎麼賣到府衙來了?還要找知府大人。&rdo;
楊沐笑起來:&ldo;我知道這是府衙不是藥鋪,但是我這個藥材,只能賣給府衙。&rdo;
那門子說:&ldo;哦,你說你是來賣什麼藥材的吧?&rdo;
楊沐說:&ldo;最近城裡疫病流行,許多人都患了痢疾和傷寒吧?我們賣的這個藥,就是專治這兩種病的。&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