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任揰(第1/3 頁)
所以,歷史上白起坑殺趙軍四十萬,為了什麼,原因之一是他給昭襄王背鍋!
不殺掉怎麼辦?
把他們放回趙國,讓他們繼續與秦國為敵?
就算他們不在上戰場,他們回去種地一樣能給趙國提供後勤。
他們生兒育女長大後一樣會是一種潛在的威脅,所以怎麼辦?
只能殺,也必須殺!
可是殺四十萬人,這個鍋太大,大到秦昭襄王自己也不敢背,只能讓白起來做替罪羊!
白起看到自己的上書石沉大海,而昭襄王既不回覆也不給自己加送糧食,白起就明白了。
不止是昭襄王要他殺,從另一個角度上講,也不得不殺!
人家前線大秦,幾十萬官兵就等著這一仗之後升職加薪呢。
白起如果把他們放了,那就等於與全軍將士為敵,斷了幾十萬渴望升官發財的人的財路,即便白起身為軍中主將,這時也不敢這麼幹!
大漢的軍功制傳承自大秦,十七級軍功制是以斬首、俘虜、繳獲來記功。
否則,如果按資歷,那李廣豈不早該封侯了?
所以繞了一大圈說回來,霍去病其實也一樣,對殺俘這種事應該是持默許甚至支援的態度!
所以霍去病軍團的斬首率才能遠高於衛青軍團!
就拿漠北之戰來說,霍去病軍團斬首70443人,而衛青軍團斬首隻有19000人,斬首數目差了五萬多人。
可實際呢,你真正掰開了揉碎了細細研究,真的有那麼多麼?
其一,霍去病打的是前軍,衛青打的是後軍,一般來說,前鋒卻是要比後軍更容易立功!
其二,漠北之戰,霍去病對上的是戰鬥力稍弱的左賢王部,而衛青對上的則是匈奴大單于,伊稚斜率領的最精銳的狼騎兵!所以其中得做一個加減法!
其三,漠北之戰表面上是甥舅二人各領五萬大軍,但實際上,漢武帝對霍去病的這一路寄予厚望,希望其能一舉解決匈奴單于。
(這一點漢武帝可能想多了,你就算把伊稚斜單于殺了,人家就不能再立一個?)於是,手下兵士都是霍去病率先挑選。
老實說,衛霍二人都是用兵高手,誰是好兵誰是孬兵一眼就看得出來。
霍去病先挑,自然把好兵都挑走了,留給衛青的,肯定是相對一般計程車兵。這就得再做一個加減法!
其四,當時匈奴人扶老攜幼的往西逃竄,霍去病擊敗左賢王之後一腳踹進他的老營裡,見人就殺,我哪管你是高矮胖瘦,我哪管你是男女老幼,一律都宰了,所以霍去病斬首數目才能這麼高!
而衛青死磕的是匈奴單于做後衛的主力軍團,所以能斬殺19000人就真不少了!
胡梅導演自然也知道這一點,但又不能這麼拍!(畢竟我華夏軍隊自古以來便是一支雄壯之師,威武之師,更是一支文明之師,殺俘這種事怎麼可能幹呢)
電視上有一個鏡頭,大概講的是霍去病質問手下的將士:鷹擊司馬,知不知道我們不能久留?誰讓你停下來的?”
爾後,那個鷹擊司馬問:“可是,這繳獲……”
霍去病則說:“統統扔掉!不要讓這些繳獲成了我們的負擔。傳令下去,稍事休息後,即刻出發!違令者斬。”
鷹擊司馬又問:“可是,這些俘虜怎麼辦?”
霍去病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爾後略有深意的道:“你們,看著辦吧!”
那個鷹擊司馬說:“諾。把這些俘虜押到長安去,即刻行動!”
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很多人就發彈幕,說:其實本來的劇本是把這些俘虜都殺了!
你看,群眾們的眼睛是雪亮的。能透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