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他腦幹缺失! 二合一(第2/6 頁)
如何統管呢?”
“這就憑的是當權者的本事了。”張九齡慢悠悠回了一句,眼神在七娘身上凝望片刻,又若無其事移開。
這問的都是帝王之術。
七娘的問題有些越界了。
女郎察覺到她張阿翁的意思,依舊淡然。
事實上,以她的悟性,根本就不需要張九齡點透。
李唐氏族長期生活於胡族政權中,又有胡漢混合血統,受到影響幾乎不可避免。而這種“華夷無別”的民族政策,既要統治者與統治民族自身足夠強大,還須得把握好對待他族的分寸。
一言以蔽之,要求同存異。
七娘聳拉著嘴角,心想,這次進京朝見,足見陛下自大之心。一路上這麼多蕃將面孔,郭子儀那等漢人武狀元卻依然沒有出路。
陛下就不怕,他自己根本沒有這份能耐駕馭他族嗎?
日後的安史之亂,莫非是蕃將叛亂。
……
七娘胡思亂想著,車駕入了平康坊,在十進奏院外停下。
進奏院是進京外來官,向朝廷呈報本鎮公務情況的官署,張九齡作為廣州都督,進了長安得先去走一趟流程。
張九齡不放心地看向七娘,欲言又止。
七娘連忙笑著推他:“張阿翁,您快忙去吧。我去尋教坊一伎坊的公孫大娘,再不成還有裴稹,長安我熟著呢,不用操心。”
張九齡只好叮囑:“那叫阿尋跟緊了你。”
七娘乖巧狀連連點頭,看張九齡走遠了,才跳下馬車往一伎坊去。
正是年關,平康坊內比往日還熱鬧些,處處都裝點上了大紅燈綵,即便是白日還未點燈,也襯得越發有幾分年味兒。
七娘未作駐足,一路到了一伎坊。
公孫大娘一早就候著,此刻見到七娘難免稀奇:“你這丫頭原先是小矮墩子不長個兒,怎麼去了一趟嶺南,長得與我差不多高了。再過幾年那還了得?”
七娘樂了,拔出腰上劍便與公孫大娘親密地打起招呼來。等兩人一番纏鬥,公孫大娘明顯不敵時,七娘卻率先收了手。
她開口問:“大娘可幫我約到楊五娘了?”
公孫大娘道:“阿尋昨日才入城,午後我便給玉娘送了信。只是她如今是大明宮的楊太真,出行不便,今日能不能借著年節祈福的名義來一趟玉真觀,尚不能確定。”
“玉真觀?”七娘的表情有一絲變化。
“是啊,是……昔年先皇為玉真公主入道修建的,只是如今先皇已逝,公主也辭了封號不理凡世,這座觀鮮少有人再去了。”
談及這位僅見過寥寥數面的親生阿孃,七娘也不知該作何反應,便只默默聽著公孫大娘說。
原來辭了公主封號之後,她又被賜號“持盈法師”,如今常居王屋山靈都觀,為陛下煉製仙丹。
七娘有幾分疑惑:“仙丹?”
公孫大娘神色複雜:“當今聖人崇通道祖,你也是知曉的。今歲,長安城內走了幾位皇子,武惠妃也離世之後,聖人便頒詔,令持盈法師響應李氏元祖李聃託夢,煉製丹藥,以供宮中取用。”
丹道傷本。
便是七娘,也曾聽說過太宗服用了胡僧的長生藥,便早早暴疾而亡之事3。當今陛下不過知天命之年,就已經逃不過對丹藥、對長生的渴求嗎?
有個荒唐的念頭從七娘腦海中一閃而逝。
她搖了搖頭,不到萬不得已,她不願用這種手段。
楊玉娘當日並未赴約。
臨近年關,大明宮內反而看守得越發森嚴,進出十分不易。好在她是聖人親封的“楊太真”,身份地位特殊,近前侍候的宮婢們心知肚明,楊家娘子入主內廷,不過是差個名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