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收割水稻(第2/2 頁)
警衛員聽到姜天逸的吩咐後,直接就找人去姜府傳信了。
到了要吃午飯的時候,駐地外面都是從家趕回來的民團戰士。
他們拿著鏟子、谷鬥、鐮刀等各種各樣的農具回到駐地。
中午吃完午飯以後,所有的民團戰士全都拿著農具朝林地那邊的水稻區域走去。
這一次和上次挖土豆一樣,姜天逸按照一營和二營分為了兩個部分,至於昨天剛加入的那批人和後勤部的人負責把糧食運回駐地。
還好眼下的季節還不算熱,戰士們全都在地裡收割著水稻。
拿著鐮刀的收割水稻,沒有鐮刀的戰士利用到谷鬥脫粒。
整片水稻區域都是一片忙碌的情形。
昨天剛加入的那些戰俘,第一次看到產量這麼高的水稻,這完全顛覆了他們以往對水稻的認知。
現在他們終於知道了,為什麼剛才那些戰士會這麼興奮。
實在是這水稻的產量太高了,每一株水稻,都掛滿了稻穗,每一根稻穗上都結滿了穀粒。
這些飽滿的穀粒把水稻壓彎了腰。
雖然這些水稻的產量趕不上,上一次的土豆,但這兩者完全不一樣啊。
水稻完全可以作為主食,而土豆只能作為輔食。
等這些水稻全都收割完了之後,相信所有民團的兄弟都能吃上香噴噴的大米飯啊。
在民團還沒有成立的時候,他們只能靠吃一些雜糧果腹,年景收成不好的時候,甚至都要挖野菜,吃樹皮才能活下來。
自從加入民團打鬼子以來,他們的生活完全發生了變化。
不僅每頓能夠吃飽飯,每個月還有三塊大洋的軍餉拿到手,上一次收土豆的時候,還給每個戰士家裡都分了100公斤。
現在他們的家裡再也不用擔心食不果腹了。
雖然這一切都是靠他們用生命來博取的,但他們從內心都很感激自家團長。
雖然曲河並不是敵佔區,但是這裡有許多從敵戰區逃過來的農民,經常聽到那些農民講述鬼子的畜生行徑。
雖然他們都是農民,斗大字不識一個,但他們也知道,不能讓鬼子在華夏的土地上殺害他們的同胞,搶佔他們的土地,必須得把他們趕出去。
在全團1500人的努力下,不一會兒就收割了很大一塊的水稻,稻穀都在田埂邊堆成了一座小山。
有了上一次的收土豆的經驗,姜天逸提前安排後勤部的又新搭了一排木屋,當做存放水稻的糧食倉庫,裡面還特意鋪上了一層防水油紙。
畢竟水稻可不像土豆,直接丟地上也沒事,水稻更加的嬌貴受不得潮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