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大將軍府(第1/3 頁)
洛陽。大將軍府。
是日靈帝罷朝,即將進入冬季的洛陽,天氣也驟然變冷。
何進哪裡也沒去,就待在大將軍府中,與自己的一應心腹之臣圍爐宴飲。
除了何進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下首分別坐著大將軍長史王謙、主簿陳琳、東曹掾蒯越、大將軍掾(北軍中候)劉表、甄儼、鮑信。
這其中還有兩個何進的“編外”心腹。
一人是虎賁中郎將、西園軍中軍校尉袁紹。
另一個是曾經的濟南相、朝廷新拜的議郎、西園軍典軍校尉曹操。
另外,何進安插在靈帝、蹇碩身邊的“間諜”太監潘隱也在列。
“大將軍,出兵幽州、冀州的人選,天子可曾做出定奪?”
王謙一邊撥弄火盤,讓炭火燒得更旺一些,一邊詢問何進昨日見天子之事。
張純、張舉反叛以來,盤踞幽州,如今張純更是勾連烏桓人蘇僕延,統領五萬烏桓騎兵寇略冀州、青州。
眼下被叛軍攻破的渤海、河間、甘陵、平原等郡、國,士族、豪強的莊園、塢堡被劫掠,屠刀過後,百姓更是屍橫遍野,城郭殘破不堪。
遭受重創的冀州籍朝中大臣對天子劉宏很不滿,但又不敢明目張膽地找劉宏的麻煩,便將矛頭對準了大將軍何進。
“天子已任命甘陵相劉虞為幽州牧,我也推舉中郎將孟益、騎都尉公孫瓚統兵五千,即日前往冀州平叛。”
何進也很鬱悶,烏桓人的五萬騎兵剛出幽州時,他就提醒過靈帝調兵防禦,畢竟緊挨幽州的河間國,是靈帝祖孫三代的封國。
可怕花錢的劉宏,一拖再拖,致使冀州三郡被攻破。
“今日,紹看見蓋元固又回到了洛陽。”
坐姿很隨意的袁紹,一雙毫無興致的眸子瞟了一眼臉色有些不虞的何進,一邊端起酒樽慢飲,一邊轉移話題。
至於叛軍抄略冀州之事,袁紹一點都不在意,那裡又不是他的老家汝南,沒什麼值得他可憂心的。
“本將軍知道,蓋勳已被天子徵為討虜校尉。”
袁紹提及蓋勳,何進陰鷙的眸子裡閃過一絲惱怒,心中更加鬱悶一分。
何進好不容易將“刺頭”蓋勳趕回老家,沒想到,蓋勳這個太守尚未走到武都任上,又被靈帝半路徵召回來。
“陛下呀,你是看到誰與本將軍過不去,就重用誰是吧?!”
何進心中想的,正是靈帝想的。
沒辦法,靈帝要立小兒子劉協即位,大兒子劉辯的舅舅何進是個最大的障礙。
當然,蓋勳不僅僅與外戚過不去,也與宦官集團過不去。
所以,當日能把蓋勳趕出洛陽,何進出了力,在後面推波助瀾的宦官們也功不可沒。
“今日隱出宮時,撞見大長秋趙忠與其弟城門校尉趙延私下嘀咕,隱隱提及泰山郡。”
大概看出何進心情不好,潘隱又適時轉移話題。
“哦?”
果然,何進來了興趣。
陶應能快速被任命為泰山太守,何進、何苗可是在靈帝跟前沒少出力。
當然,何進不是大公無私之人,之所以這般熱情,無非是示好、施恩於陶謙,給何氏在朝外拉一個外援而已。
“許是與徐州刺史陶恭祖舉薦二兒子陶應出任泰山太守一職有關。”
潘隱見何進一副“欲知詳情”的樣子,便將所見多說了幾句。
“哼,閹宦小人,又要使壞!”
坐在下首的曹操,瞄了一眼潘隱,嘴角微撇,眸子裡露出一抹不屑與厭惡。
“想必那趙忠,是打算從陶氏父子身上訛筆資財吧?”
曹操與陶氏父子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