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朗薦臧霸(第1/2 頁)
徐州。下邳。刺史府。
陶謙獨自一人坐在書房,桌案上擺著一封帛書,是管家陶安派家僕從南城縣送來的。
帛書分條書寫,每一條寫地都很簡略,但每一條看在陶謙眼裡,都猶如驚雷。
“糜芳投效,獻資千萬錢,十萬石糧、一千騎步護衛。”
“東海收猛將顏良、紀靈,徵辟吳敦、孫觀、孫康、尹禮為令。”
“南城隻身收服賊寇張闓,安撫數萬黃巾流寇,以疾除闓。”
“募兵五千,引紀、孫、吳四部,入魯國救援卞縣。”
……
陶謙呆望帛書,久久不語,腦海中反覆出現幾個詞。
“大智大勇,有勇有謀。”
“乾脆利落,雷厲風行。”
這些,原本都不該出現在陶應身上。
兩個兒子,無論陶商,還是陶應,皆是陶謙看著長大的,無論出仕何地,皆帶在身邊,幾乎寸步不離。
所以,兒子是何種德性,陶謙看的比誰都清楚,相信以他宦海沉浮多年,看人的眼光還是有的,絕不會看錯,尤其是看自己的兒子。
可這回,二兒子陶應給他的不是大大驚喜,而是大大的驚嚇。
“吾子乎?”
陶謙晃晃腦袋,他有種感覺,陶應根本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另外一個人。
“老夫原本以為,你去泰山郡,只是感受一番為一方太守的風光,受挫後,會知難而退;結果,你讓老夫看走了眼,你不是去玩過家家,而是要大顯身手、驚世駭俗!”
陶謙自己都不敢想,被靈帝劉宏派來徐州剿滅黃巾賊,至今手中的兵力不過幾千;而陶應,短短几日,手中便有了六千多士卒,居然還想擴軍到十萬。
這是想幹什麼?
造反嗎?
“不過也好,泰山賊寇平息,徐州西部倒是安穩了,如今就只有與青州毗鄰的琅琊國了。”
陶謙甩甩腦袋,不再糾結陶應想幹什麼,至少陶應在泰山郡,做了徐州的西部屏障,自己防禦黃巾流寇的壓力就減輕了許多。
“使君,治中從事王朗求見。”
刺史府府吏的稟報,打斷了陶謙的思緒。
“請他進來。”
陶謙手拄柺杖,慢悠悠地站起身,朝府吏擺擺手。
這王朗,是陶謙在徐州的四大輔臣之一,與糜竺、曹豹、趙昱一起,被陶謙倚重。
四個人,不是徐州的地方士族、豪強,就是名門星宿。
有人曾總結,這四個人,糜竺最有錢,曹豹最孔武、王朗最有才,而趙昱則心眼最多。
陶謙能夠成功入主徐州,除了本身有朝廷的敕封以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一到徐州,便與地方士族豪強們做了交易。
也就是說,陶謙以手中不大不小的權力,換取了豪強們的支援,方坐穩了徐州。
當然,也有不給陶謙面子的,比如下邳陳氏,彭城張氏。
“郎,拜見使君。”
王朗一進門,就見陶謙站著迎他,心中感動,一禮過後,忙上前攙扶陶謙坐下,方說明來意。
“使君,眼下青、徐黃巾蠢蠢欲動,有復起之兆,徐州唯曹豹將軍一人帶兵,若禍起,恐獨木難支!”
說白了,王朗根本不看好曹豹這個草包將軍,他可不想將徐州託付於此人。
更確切地說,王朗不敢將王氏的安危,寄託在曹豹身上。
“景興所慮,亦是老夫所憂。”
陶謙當然知道不能只依靠一個曹豹,可眼下的他,且不說初來乍到,屁股尚未坐穩,就他堂堂一州刺史,能掌控的,除了兼任的下邳相外,就剩下一個東海郡。
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