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7頁(第1/2 頁)
首先,想要做到思想大一統的前置條件是人們至少聽過一些言論,有了一定的認知基礎還要老一輩人死得差不多了,要不然新生代還是會時時刻刻受到老一輩人的思想汙染。
那並不是在開玩笑,歷史程序都到了二十一世紀,不一樣還是有人在懷念「我大清」嗎?
坐公交喊著額頭有通天紋,罵外地人是鄉巴佬,瞭解一下?
想要達到思想大一統也不是沒有辦法,呂武能夠將所有貴族包括他們的家人一個不剩地幹掉,再將教育鋪開,改造從血腥清洗和塑造新一代人的三觀開始,絕對是能辦成的。
比較要命的是,呂武覺得自己的時間可能不夠,當前的社會觀念估計也會出現極大阻力。
事實上,貴族怎麼殺都不會殺絕,消滅了一批貴族總是會出現新的權貴,如此周而復始直至人類滅亡。
呂武真的那麼幹,無非是殺掉其他國家的貴族而已,並且漢國的貴族還不一定能接受那種事情的發生。
是君王又怎麼樣,難道還能一個人將所有事情辦了?
君王沒有了願意聽從命令的臣民,屁都不是!
呂武也不是沒有在培養新的階層,只能說效果方面比較有限。
漢國那些從底層立功爬上來的人,不管他們接受到的教育是怎麼樣,階層的絕對多數是老舊貴族,他們也是在老舊貴族的統治下長大,成為特殊階層的新權貴會是什麼樣的一種思想觀念?
大環境的影響之下,接受什麼教育很快就會被遺忘,嚮往認知中的貴族是個什麼模樣,慢慢被老舊貴族所同化,變成老舊貴族同樣的做派。
關於這點呂武已經敏銳的發現,失望肯定會有,更多的是不願意接受輸給現實。
所以,呂武在完成四晉歸一之後,要做的事情是用有限的時間來改變漢國的現狀,起碼要讓漢國有一批新式貴族出現。
也不是說在那一段時間裡漢國將不再擴張,該有的擴張哪能少,抓住機會該吃掉誰就吃,只是不再抱以有生之年完成大一統的目標罷了。
「王上,樓煩大軍南下,國家請命率軍北上殲敵於國門之外。」崔杼覺得這件事情很不對勁,只是又不好多說些什麼。
呂武好像是早就知道會出什麼麼蛾子,聽了臉色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很現實的情況是,呂武知道樓煩受了自己那位好兒子的刺激,才有了這一次樓煩集結了兩萬多人南下。
正是因為早早知道那位好兒子會做什麼,才搞得呂武在跟中行吳的會獵中玩起了更露骨的手段。
呂武面無表情地說道:「寡人出征在外,諸事有公孫論斷。」
崔杼也就是不得不過來匯報而已,一點都不想摻和進君王的家事紛爭中。
在「長安」監國的是呂政。
而呂政與呂陽監國時得到的權柄有點不一樣,呂武在呂陽監國時下放的權利並沒有多少,絕大多數的大事都要呂武的「行在」做主才能辦;到了呂政這邊卻是擁有調兵權力,並且還有對各處施政的干涉權。
先不提呂陽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心情,反正眾臣再一次體會到父親對兒子以及孫子的明顯區別。
至於說眾臣有沒有往呂武是在提防呂陽的方向思考?他們應該是沒有的。
畢竟,子弒父上位這種例子太少,再則兒子真那麼乾的話,得位不正是會讓國家陷入內戰的。
在那種現狀下,不是被逼到毫無退路的太子,他們即便是熬死,也只能等著被熬死的那一天到來。
普通情況是那樣,漢國是由呂武建立,要說呂陽能得到大臣或將領的支援搞政變,需要呂武昏聵到什麼程度呢?
當然,如果呂武做了太多不符合當代實情的變革,哪天防備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