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報紙後續影響(第1/2 頁)
軋鋼廠婁家。
婁小娥趁著婁母飯還沒做好飯的間隙,翻開了今天剛到的報紙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建國前,她們家裡光廚娘都好幾個,無論什麼時候,想吃什麼東西,跟廚娘說一聲就行。
可是建國後,不允許有僕人,所以現在家裡只能是媽媽親自去做飯。
不過自己在爸爸的帶領下,也養成了吃早飯前看報紙的習慣,瞭解下各種大事的發生。
其實本來也是可以出去吃的,可是她爸卻一直在說要低調做人,他們跟普通老百姓不一樣,別人能出去吃,他們最好還是在家吃的好。
以至於新中國成立以後,反倒是家裡就從未出去吃過飯了。
突然報紙上的一則標題吸引到了她《軍民魚水情,紅星軋鋼廠工人捐款記》,紅星軋鋼廠,這不是她家的廠子嗎?
“爸,您快來看看,這報紙上說的紅星軋鋼廠是咱家的廠子嗎?”婁小娥看到這個標題,抬頭問了一句。
“小娥,我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廠子現在已經是公私合營,是國家的了,不是咱家的了。”婁父放下他手中另外的一份報紙,嚴肅的對婁小娥說道。
“我不是習慣了嘛,更何況這不是在家嗎,沒人會說的,爸。”婁小娥吐了吐舌頭,有點不好意思。
“在家也不行,無論在哪兒都得謹慎,不然你在家說習慣,出去一順口給說出去了怎麼辦?”婁父聽了卻很是不滿,這是原則性問題,萬一要犯錯了就不是件小事。
“聽你爸的啊,小娥。這不是小事。”這時,婁母也做好了早餐,把早餐端來了餐桌上。
“知道了,爸媽。”婁小娥低著頭,誠懇的認著錯。
“爸,你快看,就是這個的介紹《軍民魚水情,紅星軋鋼廠工人捐款記》。”婁小娥趕緊把報紙遞給了婁父。
婁父接過了婁小娥報紙,看著報紙上的介紹,突然拍了下自己的腦袋,對啊,他為什麼不捐款呢?
要知道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別人都跟著果黨跑到臺灣島去了,而他故土難離,不想跟著過去,但也只能是夾著尾巴做人。
沒辦法,他確實是個大資本家,巔峰的時候別人都叫他婁半城,果黨時期這是美名,可現在的黨執政,這就是壞名聲。
如果早知道第一個捐款就能獲得一個好名聲的話,他不介意直接捐一架飛機。
不過現在的話,有了第一個人以後再捐款就顯不出來什麼了。不如就直接以紅星軋鋼廠的名義捐款,這樣上面的人反倒是能注意到。
“來吃飯吧,吃完我開車送你去上學,小娥。”婁父決定吃過飯就去捐款,有杆沒杆打一棗,反正他現在最多的就是錢了。
......
“咱們老百姓啊,今兒個真高興啊。”賈東旭腿著步,左手裡拎著剛剛從劉師傅家裡買的今天賣剩下的一副豬肺,右手提著剛在外面小店打的一毛一斤的散酒。
自己過來這麼久,計劃著那麼多步還沒有踏出,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反倒是踏出了第一步。
等從鋼鐵學校出來,首先一個幹部編制沒得跑,其次努努力,起風前能做到車間主任就行了。
到時候一個萬人大廠的車間主任,可是給個偏遠地區的縣長都不換啊,就是在四合院裡也能夠活的很滋潤。
“喲,今天什麼好日子啊,東旭,你這咋還有酒又有肉呢?”
三大爺閻埠貴坐在自家的房子門口,看到賈東旭今兒個這走路都帶著歡快的氣息,忍不住問了一句。
“嘿,三大爺在呢,哪是什麼好日子啊,這不天天的土豆白菜吃膩歪了嗎,今兒下班路上碰到劉師傅,正好兒剩了一副豬肺,我就給買了回來。”
賈東旭看著三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