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第1/2 頁)
謝一林:&ldo;和以前一樣,各過各的, 再請個唱大戲的熱鬧熱鬧就行了!&rdo;
王雨:&ldo;得嘞!老爺子們肯定高興!&rdo;
&ldo;是高興, 可是不能看的太久了!&rdo;
因為老爺子們年齡太大,身體不允許。
轉眼間回來了五年了。
在這五年裡,謝一林致力於辦學和著書。
當然了,閒暇之餘就是將周圍的一些縣城的種植上提了一些意見。
周圍縣城的地和村子裡的地沒有多大的區別, 以前也是有人學著和下河村一樣的種植藥材。
不過並不是大規模, 而且種的也不是在好。
現在謝一林回來了, 就派人前去聯絡。
既然是有喜歡種植的,那就形成規模,這麼一來,商隊來回也方便, 百姓也會有更多的回報。
在田縣令的努力下,長吳縣和附近縣城的百姓大部分都種上了藥材。
現在有著謝一林從下河村派過去的指導小隊, 種植出來的藥材比下河村也差不到哪裡去。
隨著種植藥材和糧食收成的巨大差距,五年之後的今天種植藥材已經形成規模。
邊關的藥材有大部分都是出自長吳縣, 就連周圍的縣城也都跟著種起了藥材
有謝一林這位退下來的一品大員在,村民們每天都是喜滋滋的,就連品相最差的藥材這位謝大人也會收, 還怕什麼。
不會爛在自己手裡,自然是怎麼種的好怎麼來了。
品相不好的藥材,自然是由謝一林自己收了。
將藥材放在藥植空間裡一段時日,再放到酒裡泡著,給家裡人喝藥酒,並不比長的好看的藥材差。
後來藥酒多了,也會讓商隊的人拉一些出去賣。
還別說賣的還不錯,現在長吳藥酒也算是打出去知名度了,有一些人專門就是購買他們的藥酒。
商隊的人也發現了,並不是每家的藥酒都被人歡迎。
尤其被歡迎的就是謝老爺家的,只不過謝老爺說過了,不準往外說,外面的人如果知道了他家的藥酒受歡迎,以後就不會再供給了。
為了長久的供給,商隊的人沒有敢提的。
真被問急了,就說是下河村這邊的藥材的問題,泡出來的藥酒自然也是極好的。
外人還真就信了,畢竟謝一林泡製藥酒是手到擒來,根本就不費多少力氣。
其它家的也都學著泡製,雖然味道和謝一林的手藝是有些出入,不過比外面的也強不少。
當然了,糧食也不缺的。
地多,一大家子的地稍微種些糧食就夠吃的。
實在不夠的,出去買糧食餘下來的銀錢還剩餘著呢。
這邊種,商隊拉,又有遠在邊關和京城的關係在,河中鎮的商隊就沒閒著過。
加入商隊的人,都是賺了大把的銀子,當然了,回報鎮子的也不少,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從商隊裡拿出一些銀子熱鬧熱鬧。
今年自然也不會例外。
謝一林也不會空著手看。
商隊的請舞獅,他就請秧歌。
商隊的請秧歌,他就請看戲。
不管是哪一
種樂呵,在過年的時候都是看著極其的喜歡的。
尤其是老人們,更喜歡的就是看大戲。
作為國粹的戲可不是白有這個名的。
看多了,就連謝一林也偶爾會哼唱幾句。
尤其家裡的老人喜歡聽謝一林哼唱的,總說他唱的和其它人的不一樣。
好聽,還特別的有仙氣。
這話是爺爺在臨走的前一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