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伯溫見朱標,學術之辯(第2/2 頁)
至於,人遇到“陽氣”,就會得福。遇到“陰氣”“邪氣”就會遭禍。
這個學說也有個致命的問題:你把“氣”說得那麼邪乎,既能產生風雨雷電,又能讓人得福遭禍,那“氣”到底在哪呢?誰看見了?誰摸著了?這“氣”真有那麼大的力量?
所以,這兩個學說誰也說服不了誰,並行於世。
而劉伯溫向朱標發問的正是,他學術的重要觀點之一,對氣進行細分,有正有邪,有善有惡。正邪善惡之氣,對世間萬物構成不同的影響。
在他看來,朱標是宋濂的學生,宋濂是兩個說法都支援的。
那麼朱標不可能聽不懂自己的意思。
如果朱標真的不懂,那自己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當然,劉伯溫雖然提出了這個問題,他也沒指望著朱標能給他解決。他研究了那麼多年都還沒確定,朱標一個七歲小兒能有什麼辦法?
他只是在考驗朱標有沒有資格做他的學生罷了。
聽到劉伯溫的問題,宋濂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還是宋濂代表他們前。
“劉伯溫,你是知道世子今天要帶著我們做氣的證明試驗才特意來的嗎?”
也不怪宋濂三人會這麼想,自己剛和世子進了實驗室,他劉伯溫就來了。
這也未免太巧了吧。
宋濂和劉伯溫,二人年紀相仿,又都是浙江東部的大儒,當然是非常熟悉的。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感情相當不錯。
宋濂說完,劉伯溫才看到了一旁的宋濂等人,沒辦法,他所有的目光都被朱標吸引了。
四人相互見禮後,劉伯溫才對著宋濂回答。
“在下只是恰巧趕了今天到世子府拜訪,不知世子和幾位要做什麼證明?”
“我等今日聚集在此,正是要證明我等和世子發現的元氣論。”
“世間充滿元氣,就連我等平日呼吸的也是元氣,元氣,不過是遵天理而生的物事而已,無善無惡,不分正邪。”
“那敢問世子。”
劉伯溫當然不可能相信這個完全推翻了自己的觀點的看法,他毫不客氣的對著朱標發問。
“氣無正邪,那為何有人生性為善,有人生性為惡?”
“學生認為,教育使然罷了。父母仁善,環境淳樸樂觀,則孩子仁善,父母窮兇極惡,環境民風彪悍,孩子也會成為惡人,因此才有孟母三遷。”
朱標用“教育論”來反駁回答了劉伯溫問題。
劉伯溫還是不服氣。
“那在下再敢問世子,人為何有旦夕禍福?難道也與元氣無關?”
“當然無關。正所謂,道者道,非常道。人生無常,有著旦夕禍福,乃是天理,與什麼善惡之氣完全無關!”
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人為什麼有旦夕禍福,當然是因為人生無常了啊
“看來,世子之學問,自成一家啊!”
劉伯溫聽完朱標的話,倒也承認朱標確實擔得起宋濂說的“孔孟在世”。畢竟這麼小的年紀就能自成一家,確實是厲害。
但是朱標的回答與劉伯溫所學大有不同之處,劉伯溫仍舊有些不滿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