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分田地,衛所制(第2/2 頁)
難題嗎?
當然了,衛所制雖然屢屢為後世所詬病。
但在最初的時候,確實是有極大的優越性的。
想想看,當時一畝田的平均產量是兩石。每畝收稅一斗二分,也就是稅率百分之六,算高嗎?
願意種田的軍士,守著自己的二三十畝畝田,老婆孩子熱炕頭,總稅率才百分之六,有什麼不滿意的?
不願意種田的,把自己的田租給別人種,自己去當兵。
每年還有二十多石糧食的軍餉,這不是也挺香的嗎?
不得不說,朱元璋給幫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們,安排了相當不錯的前途。
真正出問題的地方在於,時間久了以後,衛所軍官、四周的豪紳、官員都來侵佔衛所軍的土地。
高官貴戚們,還經常讓衛所軍為他們無償服勞役。
一來二去的,衛所軍既無地可種,又要承擔原本要交的賦稅以及本不應承擔的勞役,能不逃亡嗎?
逃亡的人越來越多,軍官自然也就發不起軍餉了,只能用少數的錢財養家丁……衛所制也就漸漸崩潰了。
朱標當然知道這衛所制的巨大弱點。
但是,他可沒指望靠這衛所制千秋萬代。
這不過是朱標的應急之策罷了。
等到天下一統了,他當然會想辦法查清土地都在誰的手,然後再收歸國有。
至於方法,歷史的朱元璋也已經提供了。
“洪武二十年,命國子生武淳等,分行州縣,隨糧定區。區設糧長四人,量度田畝方圓,次以字號,悉書主名及田之丈尺,編類為冊,狀如魚鱗,號曰魚鱗圖冊。”
歷史中的朱元璋,沒有朱標的幫助都做成了從古至今每人做成過的事情。
現在朱標提前把他提出來,一定會進行的又快又順利。
“父親,兒子提出的制度雖然能解一時之困,但卻不能作為長久之計。”
“這是為何?”
朱元璋很不理解,在他看來朱標提出的以兵養兵已經足夠完美了。為什麼就不能作為國策永遠都流傳下去呢。
“爹,您能保證兒子是個明君,就算兒子也能保證您孫子是個明君,但是三代以後呢?”
“兒子無法保證他還能是個有手腕有魄力能制住當地豪強大族的君主。”
“難道父親甘心自己的偉業能流傳三代而亡嗎?”
朱元璋聽了朱標的話,面色陰晴不定。
他當然不能接受自己打下的基業,卻只能保三代,他追求的可是千秋萬代。
就算沒有千秋萬代,十代八代的總是要有的。
“那此事要如何解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