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趙郡李氏(第3/4 頁)
廣陵王殿下的世子尋個好的幼兒食譜。家父在長安時與廣陵王殿下有些來往。這一年來,世子胃口不好,殿下便來信要父親在浙江道尋找擅做幼兒膳食之人。幾番詢問下,聽劉司兵言道,貴府五娘子乃是灶君弟子,所做美食已在彭城地界小有名氣,老少咸宜,這才登門造訪。之前不是故意隱瞞身份,只因此行所辦之事,不好招搖。”
劉家父子三人的表情都更嚴肅了些。
此人姓李,年紀雖小卻氣度不凡,家中與廣陵王殿下相交甚密,否則廣陵王也不會將世子胃口不好這類私事相告知。人家自稱有些來往,不過是自謙罷了。聽他言語不似皇室宗親,那就只剩隴西李氏和趙郡李氏兩家了。
‘長史?很大的官麼?為何阿耶表情看起來如此嚴肅?就連大兄和二兄也是。’劉綽心道。
昨日散席的時候,劉主簿也不是沒拉住自己的二十一弟詢問過李二的身份。當時劉二十一道,“這事兒還是由人家親自說出來比較好,總之不是壞事。”
他父親從前在長安,後來才去的浙江道。李吉甫?
劉主簿越想越覺得這個名字很熟悉。貞元初年他去長安應考,似乎聽過這個名字。當時他跟著其他舉子去一個詩會赴宴,曾在席上見過一位姿態瀟灑,容貌英俊的男子,很想結交,身旁的人提醒他,那人出身趙郡李氏,以門蔭入仕,二十七歲便擔任太常博士了。
“賢侄,敢問令尊可是字弘憲?貞元初年在長安任太常博士?”劉主簿忍不住站起身問。
李二雖有些詫異,面上卻未表露出來:“正是!劉主簿認識家父?”
劉主簿有些激動道:“原來是故人之子!算不得認識,不過有一面之緣。貞元初年,我去長安應考,在一次詩會上見過令尊。令尊品貌不凡又與我年紀相當,所以記得。一別多年,想不到竟以這樣的方式得見弘憲兄的公子,真是世事難料。不知令尊,何時到的明州?”
出身趙郡李氏,卻被外放到了明州,一看就是被貶官了。換作他人是不會有此一問的,可劉主簿是個老實又直接的人。
李二也並不覺得冒犯,態度更是親近了不少,“家父是三年前離開長安赴明州上任的。這次出發前,家父也跟小侄提過,當年在長安認識一位彭城劉氏的舉子,家中排行十九。只是不曾想,竟是叔父您。”
劉主簿顯然有些意外,不知面前的孩子是客氣的隨口胡謅還是李吉甫真的還記得他。
不過,聽此回應,總歸是高興的。
當年,他們一個是應試的舉子,一個已經在朝為官,且對方出身顯赫,故並未互通姓名。不過是恰巧同年,飲了幾杯酒,說過幾句話。他知道李吉甫的字,還是聽旁人如此喊他才知道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劉主簿認識李二的爹,這是劉綽萬萬沒有想到的。
原來她阿耶當年還進長安城,應過試,赴過宴。
劉主簿知道李二是故人之子後,是打心眼裡覺得親近的。
當下便又將李二好好打量了一番,越看他的相貌,越是覺得讚歎。
“賢侄真是生的好相貌,頗有乃父之風。”
他的綽綽年紀雖小,卻的確有眼光。這孩子長大了也必定是儀表堂堂,扎眼的很。不過,想想這孩子的家世,又覺得有些可惜。既然人家是趙郡李氏的,那他們劉家還是高攀不起的。
劉謙眼珠子烏溜溜轉了轉,熱情道:“阿耶,這可真是緣分啊。瞧您歡喜的,光知道拉著二郎感慨,咱們還是坐下說話吧!”
劉主簿這才反應過來,讓著李二坐下,他自己也坐下了。
大家都不像此前那麼拘謹了。
李二道:“劉叔父,小侄有個不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