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這屬何類(第1/2 頁)
情人節又到了,每年這個時候,總有那麼一絲絲期待和一絲絲不安在心頭盪漾。但今年,和往年一樣,我還是那個獨自一人的宅男。看著朋友圈裡曾經的老同學發的各種甜蜜的情侶照,心裡頭不禁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就像是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大學生活,別人都說豐富多彩,像個大熔爐,啥都能煉出來。可對我這種宅男來說,兩年多的學習生活就像是一條平靜的小溪,悠悠地流,沒啥波瀾。每天除了上課,就是窩在宿舍裡,要麼埋頭看網路小說,要麼盯著電腦螢幕看電影。放假的時候更是懶得動彈,一躺就是一天,除了店裡忙的時候去一趟,再就只有做晚飯的時候動彈一下。 說實話,有時候也挺羨慕那些成雙成對的情侶。他們可以一起逛街、看電影、吃飯,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連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每當這個時候,心裡就會有一種深深的落差感,就像是站在山頂上,看著別人手牽手地走過,自己卻只能孤零零地站在原地。 自卑感也時常在心頭作祟。看著那些成雙成對的情侶,總會不由自主地想:我是不是太醜了?是不是太矮了?是不是沒有女孩兒喜歡的“壞”?這些問題就像是一根根刺,紮在心裡,讓人難受。有時候,我甚至不敢和長得漂亮的女生對視,生怕被看出內心的自卑與渴望。 唉!我還是在床上看小說吧,書中自有顏如玉…… 反正眼瞅著就要開學了,我爸我媽也不讓我多去店裡幫忙了,說是假期剩的不多,自己想玩就玩會兒吧。 多麼善解人意的父母啊! 或許這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財富了! 不過可能因為心情原因,今天選的小說看的沒太進入狀態。當然我覺得也跟小說本身的質量有關,並不是什麼特別優秀的作品。 今天看了兩部小說,叫做《死亡塔羅牌》和《血符》,都是於雷的作品,其人其實我不認識,也不熟悉,只是在搜尋推理小說的時候百度給出的推薦,看著書名似乎也應該不錯,便讀了起來。 但是讀完之後我得說,《死亡塔羅牌》這本書真是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讀完全書,我腦海裡就蹦出幾個詞:“小說型別不倫不類”、“人物設定不合常理”、“關鍵情節邏輯不清”、“幻想成分佔比太大”和“科學推理元素太少”。 首先這本書到底是懸疑小說還是奇幻小說?我實在是有點搞不清。一會兒是塔羅牌的神秘力量,一會兒又是現實世界的兇殺案,兩者交織在一起,讓我看得一頭霧水。作者似乎想融合多種元素,但卻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導致整本書風格混亂,讀起來感覺很不舒服。 再來說說書中的主角們,一個個都像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他們的行為、思維方式和常人完全不同,讓我很難產生共鳴。尤其是主角,一個對塔羅牌有著深厚研究的年輕人,他的很多決策和行為都顯得莫名其妙,讓我完全無法理解他的動機。這種不合常理的人物設定,讓我對故事的真實性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然後這本書的情節發展簡直就像是一團亂麻:兇殺案和塔羅牌之間的聯絡、各個角色之間的關係、以及背後的陰謀和動機,都沒有被清晰地呈現出來。我讀了半天,還是沒能理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作者似乎是在故意製造懸念,但卻忽略了基本的邏輯和條理,導致整個故事顯得非常混亂,好像都是在強行推進。 再來說說這本書裡的幻想元素,實在是太多了。塔羅牌的力量被描述得神乎其神,彷彿能夠左右人的命運和生死。這種過度的幻想讓我感覺很不真實,也降低了故事的可信度。我覺得,適當的幻想元素可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但過多的幻想只會讓故事變得荒誕不經。 作為一本號稱“推理”小說的作品,推理應該是核心元素之一。但在這本書中,推理的部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兇手的身份和動機、案件的真相和破解過程,都沒有經過深入的分析和推理。很多關鍵資訊都是突然冒出來的,沒有給出合理的解釋和推理過程。這樣的處理方式讓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