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名著亂談(第1/2 頁)
週一時候答應了老三,陪他演相聲,答應完就有點兒後悔。
那天晚上睡覺時候,我給床上就琢磨,這個相聲一來我沒演過,二來我好些年不咋看,三來也不知道老三寫的詞兒咋樣,可咋整!
我又想起初中時候,我帶著我們班十來個同學在那兒演故事劇,那個劇本是我乾姐姐找的,從她的一本課外閱讀書上,大概劇情我還記得一些。
說是魯智深穿越了,到了魯迅先生筆下的魯鎮,在咸亨酒館坐鎮,孔乙己雙手爬著在櫃檯下面要酒喝。接下來的劇情就是那些經典場景,什麼回字有四種寫法、排出九文大錢、魯智深打抱不平,可惜社會不公,只能紛紛感慨,悄聲飲酒,各自散去。
劇本我還改動了一點兒,那時正流行陳小春的《算你狠》,魯智深唱著歌出場,挺有喜感。
我當時覺得大家演的挺好,大言不慚的說,那跟我從頭到尾組織完全脫不了干係——我們初中很一般,我們班級是那個年級倒數的,除了極個別的學生不太老實巴交地學學習以外,剩下的不是上房揭瓦、就是打架鬥毆、還有幾個蔫兒淘的。
要不是我當時在班裡還算有點兒“威望”,我都懷疑那個故事劇要流產。
以我當年的經驗來看,一個人的節目其實很好演,完全自己說了算。
兩個人以上的節目就有難度了,如果兩個人志趣相投、想法接近,那也好說;否則必須有一人主導、一人無條件配合,否則絕對很難成功演好。至於更多人的節目,那就看組織者的水平了,我覺得只要組織者的威望強一些,說了算。大家聽話,節目的質量也是有保證的。
我放下自己的擔心,老三張羅的節目,就讓他操心去吧,我既然答應了,全力配合就是。
週二中午,老三果然拿出臺詞了,我一看,好吧,前面也算是貼合迎新的主題,只是這個逗哏的字裡行間,怎麼透露著這麼多“蠢”。
當然我也知道,相聲嘛,總要有一個蠢的,一個相對精明的,這樣才能產生戲劇衝突、創造喜劇效果。
我跟老三說,這詞兒裡面,你這自己踩自己啊!
老三說這沒啥,你看郭德綱和于謙都這麼演的,說著把他的MP3開啟,耳機分我一半,給那兒給我找。
不一會兒,我就聽到了兩名相聲演員的聲音,從耳機裡傳出來。
“這是《我是文學家》,我就用這個改的。”老三跟我簡單一說,然後就拉著我開始認真聽。
雖然有些詞聽得不是太準——是不是太長時間不聽相聲,我感覺很難跟得上相聲裡面的包袱,有些內容聽起來好像挺有意思的,不是到是不是現場版,反正常常有一堆人鬨笑的背景音。
老三見我反應比較淡,便時不時跟我說,這塊兒有料、那塊兒有笑,我倒是也能聽出幾個包袱,但是沒老三反應那麼大。
聽了挺長時間,終於到了老三最喜歡的部分,郭德綱和于謙開始玩四大名著了。
我皺眉問:“髒米排油是什麼東西?”
老三看得出來我沒有這方面的積累,告訴我這是個典故。
我蒙圈了,這啥典故?
他說聽完了給我講。
我說你暫停不就得了。
老三不情願的在他最喜歡的部分的前面點了暫停,給我講了郭德綱代言藏秘排油減肥茶,然後被打假,這不就在相聲裡自嘲起來嘛!
我有點兒恍然大悟,可是我說,“老三,你要不問問老大、老四,這藏秘排油是啥?”
老三問了他倆,兩個人都懵,反問我倆搞什麼鬼,神秘兮兮的還有聽不懂的詞兒。
我跟老三說:“郭德綱這相聲有門檻啊!你說咱們宿舍一共四個,仨人都聽不明白!”
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