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街頭暗號(第1/2 頁)
軍訓結束了,去晨曬黑了不少,我們仨則是基本沒啥變化。
其它宿舍有的已經一起聚過一次餐了,不論貧富,大家都是AA。
我覺得這樣挺好的,等以後關係鐵了再說請客的事兒,雖然在東北,請客付賬才是常態。
在我們這個222宿舍裡,明顯老大家裡最有錢,家族企業是在吉林幹農場的;老三父母是在牡丹江上班,條件比我強一些;老四父親雖然也跟老大家一樣,面對著黑土地,負責的是農作物,但肯定只是普通農民,沒有多少收入。
就說在食堂打飯,老大會去吃自己喜歡吃的,而我和老三會去找經濟實惠的,老四則是找那種管飽的。
有些事情真得能夠一眼就看出來,家庭潛移默化的作用,比我們想象得要厲害。
還有個更明顯的,老四辦了助學貸款,我們三個沒有。
我自從跟著父母從老家搬到油城來,雖然幾經輾轉,最後讀的小學卻是離家比較近,走路不過十幾分鍾;因為小區附近的初中實在太差,去了稍遠的初中,走著快半個小時了,所以我初中學會了騎腳踏車;高中離得很近,快點兒走十分鐘都用不上;大學是最遠的,騎腳踏車還要半個多小時。
所以這麼多年來我沒住過學校宿舍,除了家裡的飯,最多是吃過學校的食堂。校園柵欄外的那些小吃,像什麼麻辣燙、酸辣粉、炒飯、雞排,我只是能聞到過它們的香味,吃的話,沒有。
而大學的生活自從軍訓開始拉開帷幕,我就發現同學們對外賣很是在行。
再加上我們大學旁邊還有農業大學和哈市附屬的醫學院,這一片也算是大學城了,各種快餐店、網咖、KTV、旅館層出不窮,其中還有理髮店、鮮花店、文教店、眼鏡店點綴其中。
5元一碗的楊國福麻辣燙、8元一份的老邊餃子、2毛5的豬肉小串、掛漿的大雞排、爆汁的大魷魚、酸甜口的烤冷麵、海鮮味的章魚小丸子、各種口味的炒飯和炒餅,簡直應有盡有。
一到飯點,好多同學就開始組團:誰吃加麻加辣的麻辣燙?誰吃醬油辣條炒飯?誰吃奢華版的手抓餅?
然後過一會兒,一樓大廳門口就來了好些送餐的大哥大姐,香氣在四層樓蔓延。
都軍訓完了有兩天,我才第一次跟同學學著點外賣,一份5元的楊國福麻辣燙,要了微麻微辣的。
真好吃啊!
我都驚歎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以前吃過的家庭和食堂以外的東西太少,所以才會在內心發出這樣的感嘆。
但此時此刻,我真得覺得,過往的那些年好像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
真的!
我不知道怎麼罵人,或者說罵人那些髒話我也知道,但我張不開嘴——我倒不是說罵人好,只是嘴裡連句髒話都沒有的人,總感覺像是一隻裝清純的小白兔、任人宰割的小綿羊。
我也不知道一些男生們常常談論的籃球、足球、女歌手、女演員啥的,好像我是與這個時代脫軌的一個傻小子。
我是多麼希望能夠快快地融入到大學的這個環境中去,不至於讓自己過得好像一個孤獨的人。
我甚至想了一個可笑的辦法——我在走廊裡見到一個新生就會打個招呼。如果對方只是禮貌的回應一下,那麼我就報以微笑而結束我們的照面;如果對方誤以為我認識他,我則會簡單解釋一下,末了提一嘴:新生見面打招呼……
這種行為我前天晚上做了好幾次,最後,終於,我意識到了自己“頭腦風暴”的可笑和可怕,我立刻終止了我的愚蠢的行為。
好在,我在執行我的蠢行為的時候,是晚上快要就寢的時間,走廊裡已經沒幾個學生。
而且,昏暗的樓道里,暗黃的燈光下,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