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老舅搬家(第1/2 頁)
今天回家了,原因是聽說老舅要搬家到讓胡路那邊去。而最近幾年,姥姥一直住在老舅家,老舅搬走,即意味著姥姥也要跟著去讓胡路了。
油城自1979年建市以來,便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和豐富的石油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建者和搬遷者。然而,儘管人口多元且數量眾多,油城市整體上仍呈現出地廣人稀的特點。在其下轄的四個大區中,薩爾圖區和讓胡路區作為其中的兩個重要區域,雖然同屬油城,但相隔卻頗為遙遠。
薩爾圖區位於油城市的東北部,東以龍鳳區為鄰,南與紅崗區相連,西和讓胡路區接壤,北同林甸縣搭界。這片土地南北長,東西狹窄,總面積548平方公里。這裡是油城市的重要工業區之一,眾多石油相關企業在此紮根,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同時,薩爾圖區也是油城市的文化中心,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和文化景點,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前來觀光遊覽。
而讓胡路區則位於油城市的西北部,總面積1394平方千米,佔油城市區總面積的27%。這裡是油城市的交通樞紐,多條重要公路和鐵路在此交匯,使得讓胡路區成為了連線油城市與其他地區的重要橋樑。此外,讓胡路區還是油城市的商業中心,繁華的街道和商場為市民提供了豐富的購物選擇。
儘管薩爾圖區和讓胡路區都是油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地理位置的相隔較遠,兩區之間的交流和互動相對有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油城市的整體發展。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如果我坐公交車去讓胡路,沒有一個半小時,那根本沒戲。
而老舅帶著姥姥搬家到讓胡路區,那就意味著以後見面時間會變少——雖然現在交通很發達,但有時、或者說大多數時候,沒有特殊的原因,我們還是會被地域完美的分開:我們終究每天忙忙碌碌,在平常的日子裡只有自己生活的各種軌跡。
回家其實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了,我們家和我老舅家就在同一個小區,所以去我老舅家看我老舅、看我姥姥才是重點。
但也不過就是看一下,敘敘家常,我能做什麼呢?
我其實很小時候幻想過自己長大了,掙了大錢,能夠買下大房子,把所有家人:爸爸媽媽、我姥姥都接到我的家裡,我來供養他們。
我不知道我的夢想大約會在未來什麼時候實現,因為我更不確定的是我能不能夠掙到所謂的大錢,起碼我現在隱隱約約知道我可能並不那麼容易掙到大錢:起碼我未來的工作如果是石油行業,那我應該不會有特別多的機會。
其實現在流行一種說法,說是大學畢業生去找工作,發現招聘自己的老闆竟然是初中沒念完的差等生同學。
因為人家混社會混的早,所以提前成為了人上人。
我何嘗不向往這種情況和現身說法,何嘗不希望自己也有類似的生活軌跡和結果。但一來我初中學習不錯,斷然沒有輟學的機會,而且沒有時光倒流之能的話,現在回想初中去社會打拼已然不再現實。
二來就拿我的初中同學舉例,我記得的是剛到初三,我們年級就有十分之一的同學被勸退了,勸退的他們無非兩條路,一條路是去上中專、一條路是去打工。而上初四的時候又有大約八分之一的同學被勸退,原因很簡單:他們考不上高中,最差的高中也考不上。
而我還有所耳聞的那些退學的初中同學裡,大約不足一百人吧,並沒有任何一個人成為了所謂的能夠“打出一片天地”的人才,他們大多在修車店裡當學徒、遠走他鄉去打工、飯店快餐店去幹活、商場商超在拼命——他們的生活都談不上是拼搏。
或許是隱隱意識到了這些,所以我在大學同學的影響下,有了想要考研的想法——而在寫下上面這些文字後我決定這一年要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