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但那時在日本花天酒地的中國留日學生,不論入學士官與否,一旦歸國都制服鮮明,馬靴、馬刺,耀眼爭光(但多半不會騎馬),再加上指揮長刀著地,行路鏗鏘有聲,儼然「將軍」也。(筆者附註:那時日圓比中國銀元便宜。去日的公自費留學生,生活比在國內上學更為節省。加以留東不要簽證,來去自由,而當時日本經濟剛起飛,都市中聲色狗馬,樣樣比中國新鮮:連下女和阿巴桑都頗有文化。加以當時日本無種族歧視,而日俗男尊女卑,遠甚於中國。公共浴塘中有時且男女同浴,使中國留學生大開眼界。身入寶山花叢,還念啥鳥書呢。──筆者的父執輩(包括一位親舅舅),當年留日者不計其數。我長大後曾習日語三年,才發現他們一句日語不會說。總藉口說「忘了,忘了」。其實很多連假名亦不會發音。但他們之中卻不乏中山信徒、革命志士呢;所以當時各省「新軍」都是革命溫床。胡適之先生也曾告訴過我說,周氏兄弟(魯迅和周作人)了不起,因為他們是留日學生中「極少數」能念日文、說日語,「還能用日文寫信」的。胡漢民、汪精衛、吳稚暉等「黨國元老」,也算是留日學生,卻一句日語不會說。女人比較有語言天才,據說居正大人就說得一口流利日語,所以居院長留日時私生活「很規矩」(老友居浩然兄告訴我的)。──以上所說的還是文科學生;武科學生就更不必談了。但是不論他們學的是怎樣的二百五,一旦回國搞起「新軍」來,那可就神氣了。文人上司(如湖廣總督張之洞、廣西巡撫王之春、奉天將軍增祺等)那知底蘊?下面的學員就更被嚇得一愣一愣的了。那時尚在讀「陸軍小學」的李宗仁就是其中之一(見「李宗仁回憶錄」)
槍桿與政權、智慧與機運
上述這種情況,在袁氏掌握的小站和後來的「北洋系」就完全相反了。袁世凱雖然也是一位文人,但自二十三歲起便身在軍中,和上述美軍中的鮑爾和包爾達一樣,由小及大,最後身任統帥,對軍中一切操作,無不裡外精通。這就不是林則徐、葉名琛、張之洞等「翰林學士」所可望其項背了。──林、張等人是以文馭武;袁老四則反其道而行,以武馭文了──這也是中國近代史中一個新的「轉型」的開始。自袁以後的當國者尤其是蔣、毛二公,皆是以武馭文之袁派也。有的朋友或許認為毛澤東是文人;其實連鄧小平也不是文人。毛和鮑爾及袁世凱一樣是行伍出身的統帥。在江西蘇區時他就直接在戰場指揮作戰。嗣後國共內戰,毛公不但親自指揮四大野戰軍,還要「胡宗南聽指揮」呢。「韓戰」中幾個重要戰役,據說也是毛親自指揮的。不用說「八二三炮戰」也是毛司令員在北戴河沙灘上,右手擁抱美女,左手拿電話機指揮開炮的──「風流人物,且看今朝」,的非虛語。不能直接將將,而胡吹「黨指揮槍」,豈非騙人哉?!
鄧小平和陳毅元帥一樣(陳原為新聞記者),都是行伍出身的帶兵官,所以黨才能指揮槍。江澤民工程師未帶過兵,也要搞黨指揮槍。只在軍中施點私恩小惠,拉攏三兩位大將作肱股,以為這樣槍就服從黨,以後就不會有「苦撻打」(up d&r;etat),不會有「宏大」(junta,軍人竊權)了。老江,不行呢!江工程師如果也要以文馭武,搞黨指揮槍,要學學李登輝技正也──把軍隊國家化,搞出個憲政法治來。大兵哥不敢犯法,總統主席才不會受「宏大」的威脅!君不見二次大戰時最跋扈、也是最目中無人的麥克阿瑟老兵乎?他橫眉怒目,不聽排程。一個原為賣領帶的小售貨員,竟能以短短一張紙,把他「撤職」!再有二話,就要「查辦」。──李登輝技正今日也有此本領!而江主席尚沒有也。今為老李所取笑,豈不該三思哉?!
朋友,沒啥稀奇呢?政制「轉型」罷了。吾一願老李勿為「島氣」出岔;二願阿江能認識歷史遠景,拿出氣魄,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