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頁(第1/3 頁)
經過再三權衡,慈禧終於拿定了主意。諭令慶親王奕劻前去察看東陵工程,同時將袁世凱的親信段祺瑞所部第六鎮北洋軍調離北京,令陸軍部尚書滿州貴族鐵良統轄的第一鎮進京換防。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二十日,光緒帝病危,慈禧頒發了&ldo;醇親王載灃著授為攝政王&rdo;的懿旨,同時令將載灃年滿3歲的長子溥儀送進皇宮教養。從而為大清王朝的皇統接續做好了安排。
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緒駕崩,慈禧面諭王公大臣: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ldo;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大事,悉秉予之訓示裁度施行……&rdo;這時慈禧並不知道自己也將緊隨光緒而去,二十一日這天,她&ldo;終日料理大事,至晚乃獲休息,雖極辛苦,而體力反較佳。翌日,仍於6點鐘起召見軍機與皇后、監國攝政王及其福晉即榮祿之女,談話多時,以新帝之名下一諭,尊皇后(光緒皇后隆裕)為太后&rdo;。不意午飯時分突然暈倒,醒後感覺異常,自知末日已至,急詔隆裕皇太后暨監國攝政王等,謂:&ldo;現予病勢危篤,恐將不起,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由攝政王隨時請而施行。&rdo;做好了這樣的安排之後,慈禧才放心地歸天去了。她滿以為有光緒親兄弟攝政監國,有自己的親侄女裁決&ldo;重大事件&rdo;,大清王朝的江山就萬無一失了。
光緒、慈禧去世之後,經過半個多月的準備籌劃,王公大臣們擬定新帝於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九日舉行&ldo;登基大典&rdo;,年號宣統,改明年為宣統元年。
溥儀自3歲稱帝成了&ldo;真龍天子&rdo;後,便像以往的皇帝一樣,再也聽不到別人呼喚他的名字。同、光二帝的后妃及他的祖母、親生父母都稱他&ldo;皇帝&rdo;,朝廷裡王公大臣、文武百官及後來他的師傅們呼他&ldo;皇上&rdo;,太監、宮女和乳母等叫他&ldo;萬歲爺&rdo;或&ldo;老爺子&rdo;。從這時起,他就被從不同側面培養和鑄造著&ldo;真龍天子&rdo;的特殊人格。太監們告訴他:地上萬物乃至頭上的藍天都是&ldo;皇上&rdo;的,天下百姓都是&ldo;皇上&rdo;的子民和奴僕。隨著年齡的增長,現實生活的灌輸使他逐步明白了:他衣食住行一切器物上的黃色,是惟&ldo;天子&rdo;才能享用的明黃色;在宮廷中,除了同治和光緒兩位先帝的后妃,所有的人見了他都要跪倒磕頭,不論是平輩兄弟還是親族中的長輩,也不管是鬢髮皆白的老者還是教他讀書的師傅,無一例外;他說&ldo;餓了&rdo;,有人為他喝令&ldo;傳膳&rdo;;他要睡覺,有人為他鋪床、洗腳;他要起床,有人為他穿衣、洗臉;他要解手,即有人為他端來大小便器具……總之,紫禁城的一切都是為他而設,城中所有人都得圍著他轉,在位3年如此,退位後享受民國優待12年間也是這般。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溥儀自幼年起就逐步樹立起天下唯我獨尊的信念。
就在古老的紫禁城按照傳統模式精心鑄造著大清王朝末代&ldo;真龍天子&rdo;的時候,整個大清帝國,卻早已成為一隻破爛不堪的漏舟,無論愛新覺羅氏如何使出渾身解數,也難以使其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再前進半步,終於在辛亥革命的風暴中沉沒了。
溥儀登基稱帝後,遵照慈禧遺旨,由其父監國攝政王執掌朝政,如有重大難決之事,則須向隆裕皇太后請示辦法。然而,無論是監國攝政王還是隆裕皇太后,誰也不可能像慈禧生前那樣,隨意制定推行重大國策,決定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