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1/2 頁)
七月,驕陽似火,大地似乎要烤糊。
柳木木女漢子般的勁頭,拖著沉重的行李箱下了動車,再轉乘本市公交車就可到家了。
距離上次回家差不多有五個月了,一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家人、見到熟悉的村莊、吃上媽媽做的飯菜就別提多興奮了。
出火車站,站前廣場明顯的一陣熱浪襲來,像個大蒸籠,柳木木很快就滲出了汗。
漁夫帽只能遮擋頭部,短袖外露的胳膊,被強烈的紫外線曬得火辣辣,沒辦法,顧不上講究白美。
大學畢業,雜物像搬家似的,行李實在太多,能寄回去的基本寄了,還有些零零碎碎的只能手帶了,背上背的、肩上挎的、手上拖的,都是沉甸甸的。
待行李箱拖到環線公交車站時,衣服上的汗水已是前胸貼後背了,嘴裡撥出一口長長熱氣,不禁自語:這該死的天氣,能不能蔭涼一點!
黃綠相間的公交車上乘客太多,暑期出行高峰期,人挨人、人擠人,能擠上車有地方站就很不錯了。
柳木木個子還算纖細,佔不了多大地方。
上車後牢牢抓住橫樑柱子,借力站穩。吸入鼻子的臭汗味兒聞得直想吐,暗暗給自己打氣說:再堅持一會、堅持一會,還有一個多小時就可下車了。
靠著這種意念,柳木木堅持站著直至目的地。
下車後,舟車勞頓的疲憊一掃而光。躍入眼簾熟悉的農作物、村頭白牆青瓦的房屋,一切格外親切。
村頭水泥路兩旁苞谷莊稼齊人高了,看玉米鬚成色,就知到了吃的季節,定是米粒飽滿,回去之後一定要煮上幾顆本地包穀解饞,在外讀書,可吃不上本地的苞谷,特別是那甜、脆的味道就讓人回味無窮。
家門前停著一輛黑色小車。
誰的?記憶裡搜尋,沒有哪家親戚買得起小轎車呀。
納悶間,已走入家門臺階了。屋內迎面出來一對上了年紀的、穿著得體、容光煥發的中老年人,看上去不是村子裡的人,柳木木的父母正對那兩個人熱情寒暄相送。
正好撞上風塵僕僕進門的柳木木。
定睛看,辨認出來了,這不是父親常掛在嘴邊城裡大富大貴的同學劉在石嗎?小時候,常聽父親以他為榮向外人誇起,柳木木見過幾次,印象特別深。
柳木木見狀,連忙笑容甜美地主動喊著:“劉伯伯好,劉嬸嬸好!”算是禮節性的打了招呼。
劉在石一愣,很快反應過來,定睛打量了她一番,看她這一身長相和行妝,臉色變得特別快,笑容可掬地回著:“喲,這是木木吧,今天放假啦?”
“是的呢!放假了。”柳木木靦腆地回道,臉頰紅霞飛。
從小聽父親提這個人時,是神一般誇讚。受父母親影響,在柳木木心中劉在石夫婦就特別神聖,搭話時難免不由自主臉紅,生怕哪句話哪個行為不能讓劉在石夫婦中意而丟醜。
劉在石老婆眼睛眯成一條縫,笑得合不攏嘴,爽朗地接話道:“回來了好呀、回來了好呀!幾年未見,越來越標緻了!噢哈哈哈!”
聽長輩誇讚,柳木木內心甜絲絲的,禮貌回敬著點頭。
劉在石正準備再說點什麼,話到嘴邊被他老婆有意的長清喉嚨“哼”了聲,給咽回去了,在一旁小聲催促:“老劉啦,時間不早了,我們該走了。”衝著劉在石使了使眼色,又衝柳木木的母親花秀笑了笑,像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劉在石自然明白老婆意思,和柳聖元一家再次寒暄後揮手作別。
坐上車後,劉在石老婆拐了拐他,有點責備:“老劉啊,別言多必失,後面的事呀就交給花秀和柳聖元了,他們夫妻倆是聰明人。”
說話間,車已開至村頭轉彎了,柳聖元一家人目送直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