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玄武門(第1/2 頁)
是夜,陸冠南親自到了修行坊面見張不良,帶來了查探到的訊息。
公主府的這個管事是楊洄六年前帶入府的,平日裡也只為楊洄鞍前馬後,無妻無子無宅,這樣三無的人在長安並無過多的關係脈絡,他這幾日確實隨楊洄出了長安,而所辦之事還與涼王和壽王有關。
前陣子,安祿山上奏聖人,請求歸降大唐的突厥人阿不思率部西援北燕,平討室韋、契丹和靺鞨,聖人應允遂派涼王和壽王去迎接南下的阿不思部,與其交接魚符,命其駐紮在皇陵西北。同時還有另一件要事,壽王奉聖人之命將迎接昭武涅國的聖女,她是特地趕在隆元節為聖人祝壽祈福的。
昭武九國,乃是臣屬大唐的九個西域大國,它們都在蔥嶺以西,路途萬里之遙。
楊洄除了是世襲的觀國公,還佔了個左千牛衛雲麾將軍的散職,這次就領了一支千牛衛護衛壽王,當然也是為了彰顯大國威儀。
可千牛衛胄鮮甲麗已淪為儀仗之用,真正起護衛作用的還是龍武軍,所以另有一隊龍武軍負責沿途拱衛,率領他們的是內侍省內侍高靜忠,所以楊釗安排了十個繡衣衛跟在高公公身邊,決定讓直指張不良帶隊,等見到了楊洄身邊的管事便宜行事。
當然楊釗還口口聲聲說送了兄弟一個人情,因為涼郡主也會跟著北涼王一同前去。
翌日卯初,天還矇矇亮,張不良與孁兒及另外八位繡衣衛從內衛司出發,走夾城到了興慶宮後換上千牛衛的盔甲,然後隨高靜忠及幾位小太監前往芳林門,身後還有一百八十位千牛衛,並未見到雲麾將軍楊洄。
芳林門是長安北門,前往途中要經過太極宮外的承天大街,繞到太極宮西牆後就能見到芳林門了。
出了芳林門,眼前便是一望無垠的龍首原了,這裡是大唐的皇陵和禁苑,龍武軍也駐紮於此。
高靜忠領著眾人沿著城牆根往東走,前方就是長安城北面的主門玄武門了,門前已經有大隊人馬等候。
玄武門,這個在歷史上畫下濃墨重彩的地方,張不良終於有幸親眼目睹了。站在這段巍峨雄偉的城牆前,莫名生出歷史重歷的震撼感覺,彷彿曾經發生的一切又在耳畔響起,又在眼前浮現。
在玄武門前等候的有涼王郡主及一些部下和侍衛,壽王楊洄元真還有二十騎千牛衛,鴻臚寺的一些官員,剩下的就是五百龍武軍。
張不良隱藏在千牛衛中並未被熟人發現,他也終於見到了涼王本尊,這位大唐唯一的異姓王身材魁梧面相方正,膚下氣血紅潤,滿臉的虯鬚,有著為國守疆不辭風沙的滄桑。
所有人都在整裝出發,千牛衛與龍武軍混作一處,有別於千牛衛甲冑的花裡胡哨,龍武軍穿的是大唐最精良的玄甲,整套甲冑似龍鱗虎身的異獸,雙爪作肩吞,獸頭護胸,背甲如龍背脊紋栩栩如生。加上頭盔上的嫣紅長纓,腰間的肅殺橫刀,能打造這樣的玄甲過萬,足見大唐之強盛,天下萬國無一能及。
張不良還在龍武軍中見到了另一個熟人,右龍武軍翊衛李立。
出於好奇,張不良從楊釗那問過李立的身份背景,得知之後驚訝不已,而他的身份,也與眼前的玄武門有關。
大唐的玄武門曾經歷過四次政變,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太宗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政變,而與李立有關的是另一場政變,它叫景龍政變。
神龍三年(公元707年),彼時武后早已將天下歸還李家,由之前就即位過的中宗李顯復位,但中宗軟弱,大權旁落韋太后及安樂公主,又有上官婉兒及武氏攪亂朝局,當時的太子李重俊非韋后所生,故韋后勾結武氏意欲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
故安樂公主騙太子妃入宮,指使邪道嫁禍其為妖,在太極宮準備施法誅殺,太子李重俊大怒之下聯合李多祚等人發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