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帶著一把尖刀防身(第1/4 頁)
在明朝的杭州城外,隱匿於翠綠山巒之間,有一座名為高濁亭的別緻亭子。此時,亭中坐著三位不同尋常的旅者。正中間的是新任浙江巡按馮千里,他的兩旁則是他如影隨形的兩名隨從——趙六兒和趙七兒。
趙六兒自小便跟隨馮大人,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些許文墨之道,常能吟詩作對,引來一陣歡笑。而趙七兒則截然不同,他原是個江湖流浪兒,生性灑脫不羈,不喜書卷之氣,除了自己的名字,對文字一竅不通。然而,趙七兒並非沒有自己的長處,他身懷絕技,拳腳功夫了得,傳聞一人能敵六七人,令人咋舌。
這二人一文一武,成為了馮大人的得力助手,無論公事私事,他們總是如影隨形,互相扶持。
夏日炎炎,三人奔波了一整天,汗水溼透了衣背。當他們看到高濁亭時,彷彿看到了沙漠中的綠洲,紛紛快步走進涼亭,坐下便不願再起身。馮大人更是眼皮打架,不知不覺間打起了盹。
趙六兒和趙七兒則是閒不住的人,他們在亭中左顧右盼,突然,趙六兒驚呼一聲,指向了亭旁的一座石碑。趙七兒也隨聲附和,兩人的叫聲驚醒了馮大人。
馮大人順著他們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座石碑靜靜地矗立在那裡。三人走上前去,只見墓碑上刻著“季生之墓”四個大字。馮大人不禁皺起了眉頭,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寒意。這季生究竟是何人?為何會在這荒郊野外立下墓碑?難道這其中隱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馮大人心中疑惑重重,而趙六兒和趙七兒也面面相覷,不知所措。看來,這次杭州之行註定不會平靜了。
正當三人圍繞墓碑上的“季生”之名陷入種種猜測時,兩位扛著鋤頭的農民悠然從旁經過。趙六兒眼珠子一轉,趕緊湊上前去探聽訊息。農民們擦了擦汗,隨意地回答說,這墳也就是前兩天剛挖的,具體埋了誰他們也不清楚,但聽說可能是前幾天在亭子裡死的那個倒黴鬼。這人死後幾天,官府也沒人來管,當地人覺得就這樣晾著實在不妥,於是乾脆將他草草葬在了亭子後面。
馮大人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他臉色鐵青地一拍桌子:“哼,竟然有人被殺,官府還不聞不問!此案我必定要一追到底!”說罷,他再也不顧疲憊,帶著隨從就直奔杭州府而去。
到了杭州府,馮大人連茶都來不及喝一口,就將杭州知府緊急召到面前,嚴厲地詢問起高濁亭的命案。
知府一聽,嚇得臉色煞白,支支吾吾地回答道:“我們杭州府下轄錢塘和仁和兩縣,這案子嘛……應該是二縣中的哪個來管。我這就派人去問問,看看具體是哪個縣的責任。”
知府派出的下人是個精明鬼,他見馮大人如此重視此案,便自作聰明地猜測死者可能是馮大人的親戚,還把這個猜測偷偷傳給了兩個縣衙。
錢塘和仁和的知縣一聽說是馮大人的親戚遇害,哪敢有絲毫怠慢?兩人立刻一番合計,覺得高濁亭在錢塘境內,自然就是錢塘縣的責任了。於是,錢塘知縣親自出馬,帶著仵作和衙役風風火火地趕到高濁亭,又是仔細勘查現場,又是驗屍檢查,又是詢問目擊者,務必要把案情查個水落石出。最後,他急急忙忙地趕到府衙,準備向知府大人詳細彙報案情。
錢塘知縣在調查之後,眉頭緊鎖地揭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幾天前,有路人途經高濁亭,想要稍作歇息,卻不料在亭下發現了一具早已冰冷的屍體。這具屍體的主人,是一個年約二十的青年,咽喉處赫然一道觸目驚心的刀傷,顯然是致命之傷。而除了這道傷口,他身上再無其他傷痕,就像是被人從背後偷襲,一刀斃命。
錢塘知縣在案發現場徘徊良久,最後忍不住向馮大人發問道:“敢問大人,這死者與大人可有親戚關係?或是大人知道有何可疑之人,死者生前與何人結仇?”他心